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 >> 江门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折射出3大信号

来源:江门市 时间:2024/12/31
北京中科崔永玲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1102/6619454.html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与各路人马普遍讨论该买哪里的房子不同,本文着重说的是本次规划折射出的信号!我们先写看看规划提到的关键点:——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我们可以把上述规划描述为“四个中心,七个节点”,这就明确回答了大湾区谁是龙头老大,谁是中心的问题,也就是说粤港澳大湾区四大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在发展战略上是平起平坐的,不存在以谁为中心的问题,在这四个中心的基础上,连接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7个点,形成点线面全覆盖的发展模式。在“四个中心,七个节点”中香港的优势是金融、教育,深圳的优势是科技、金融,广州的优势是教育、商贸,澳门的优势是旅游。一方面,这些是高端产业,适合在中心城市发展。另一方面,每个城市产业与产业之间形成互补的关系。而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则是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外迁的聚集地。所以,如果要问大湾区买哪里的房子?肯定是首选深圳,从产业上看,深圳兼具科技、金融两大优势,具备了同世界一流城市竞争的资格,更为重要的是深圳面积小,人口增速快,容易形成人口和资金外溢,所以周边的东莞、惠州、中山在房价上也会受益。其次是考虑广州,大湾区四大城市是互补的关系,广州也有其独到优势,比如在行政资源、文化底蕴,交通枢纽,商贸等方面都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而在广州周边优先考虑佛山,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好了,现在我们回到本文要讲的中心内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折射出什么信号?第一个信号:意味着国家战略版图基本奠定!我们都知道,近几年我国出台了很多国家战略,比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等,现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落地加上海南自贸易区的设立,意味着国家战略版图基本奠定!每个国家战略有不同的意图,比如说“一带一路”,这是中国后快速发展时代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以来至年,中国经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问题,从实体经济上看是产能过剩,从金融领域上看是货币超发,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实现产能和人民币走出去,消化国内过量产能,同时减轻人民币汇率高估的压力。雄安新区则是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在解决城市“大城市病”方面提出新的探索,北京与雄安可以理解为是主副的关系。长江经济带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则是为了西部大开发,先富带后富的需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下,也将给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等二线城市角逐一线城市宝座提供了契机。海南自贸易区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对于它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说深圳特区是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缩量,那么海南自贸易区可以视为未来40年中国新发展模式的缩影。总结一下:对于目前国家战略版图我们可以这么看,国际层面的国家战略是“一路一带”,国内层面的战略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南自贸易区,以及未来可能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构成了国际和国内层面的战略布局。此外还有一些区域性发展战略,比如关中平原城市带、淮海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一般而言,区域性发展战略服从国家发展战略,国内发展战略服从国际发展战略。比如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提到“深化粤港澳合作,进一步优化珠三角九市投资和营商环境,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共创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新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第二个信号:区域发展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转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也有不少的国家战略,比如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但这些地方发展都是白手起家的,他们的优势是正好赶上了国家飞速发展的时代。而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都是这些区域先发展起来后国家给予确认,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完善。众所周知,现在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乘上未来国家发展的大船,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些战略的设立产生向外辐射的效果。不过,从美欧日等国家城镇化的路径上看,一方面,这些国家级战略的实施确实能对周边城市发展起到辐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对区域以外的城市资金和人口有吸附作用,强者恒强,弱者越弱。第三个信号:中国的城镇化开始向城市群转变从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城镇化是不可逆的,一般经历四个阶段,第一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第二是小城市人口进入大城市;第三是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转移;第四是城市群。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来源于城镇化,更确切地说是来源于前三个阶段的人口流动。而现在则是进入到城市群。所谓城市群官方的理解是: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众所周知,大城市人口不断流入后必然会超过原有的承载能力,出现交通拥堵、水资源不足、空气污染等问题。结果反作用于城市发展,城市群的发展则是很好的解决文案,比如城市轨道交通下,在深圳上班的白领可以在东莞买房,在北京上班的可以在通州买房,一个小时内可以到达,解决了中心区人多拥堵问题。目前我们已经有多个城市群,比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现代城市群的发展依托于高铁、高速路、城市轨道交通,缩短城市与城市,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提到: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可见,在中国城镇化进入新阶段的情况下,未来中国房价的潜力来自于超大城市效区的房子,或者周边可接产业的小城市。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ls/1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