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初露
菜场商贩们开始忙碌
新鲜蔬菜上架,清洗、择菜……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与江门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
农贸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市场的环境变好了
市民买菜购物的心情也变得舒坦了
幸福指数也在蹭蹭涨……
△“脏乱差”市场变身“貌美超市”,更多市民愿意到农贸市场消费
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
农贸市场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也是市民群众主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小市场里蕴含着大民生。市委书记林应武专题督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时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雷厉风行抓农贸市场整治,为市民生活营造便利整洁舒心环境。
△改造后的蓬江市场外观更加醒目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贸市场综合改造着力解决农贸市场及周边“脏乱差”现象。如今,走进我市完成升级改造的38个农贸市场,与印象中昏暗潮湿、污水横流的样子截然不同,市民看见的是干净整洁的地面、清爽明亮的大堂和整齐划一的摊位。“丑小鸭”变身“白天鹅”,一场华丽的农贸市场“变形记”在侨乡上演。
硬件改造
带来颜值升级之“变”
“以往,农贸市场给人的感觉就是地面湿漉漉,灯光昏暗,菜品报价牌标识不清晰。现在市场既整洁又明亮,每天来买菜时都看到清洁工在搞清洁,环境卫生比以前好多了。”家住江海区外海街道四大社区的刘先生说。
△升级改造后的市场整洁有序
去年12月,外海中心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针对市场灯光昏暗、墙体老化、棚顶老化等问题,新换了吊灯,修复了墙体,配置了垃圾桶,新设计了下水系统,还在生鲜区域加装了玻璃围挡。
外海中心市场的环境提升是江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市制定实施了农贸市场3年提升计划,高标准推动市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计划对73个市场进行硬件提档升级改造,提升硬件设施,美化市场及周边环境。
△蓬江区多个农贸市场相继完成升级改造或新建工程
去年底,广东菜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我市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注入了“新血液”,除了设有标准化的农副产品分区外,还配套红色文化走廊、农耕文化橱窗、食品安全检测室以及母婴室,更有菜丁专属防臭系统、防积水系统、智能溯源秤、大数据食品溯源系统、会员系统等配套支持……经过一个多月的改造,我市蓬江市场等6个农贸市场摇身一变成了智慧生鲜超市。
除菜丁负责的农贸市场外,我市其他各农贸市场也正持续进行改造。如今放眼望去,全市完成升级改造的38个农贸市场焕然一新,给市民带来了新的体验。
△育德市场
改造后的育德市场吊灯“马力十足”,照得市场内明亮通透;配备了防积水系统的蓬江市场地面清爽不油腻;北郊市场附近的道路两旁干净明亮,原先凌乱的遮阳棚被拆除翻新……
△育德市场
连接着市民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农贸市场的硬件升级不仅带来了“颜值”的提升,也让周边居民更愿意逛农贸市场了。
“升级改造是好事啊,我们的工作环境变好了,来的客人也多了。”外海中心市场蔬菜摊经营户孙女士说。
“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干净整洁了很多,来采购的顾客也变多了。”新会区肇康市场相关负责人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
科技赋能
推动食品安全之“变”
一块肉、一棵菜最终上了餐桌,如何才能知道其质量安全情况?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当属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每次过来买菜,我都习惯看一下公示栏,感觉更踏实……”家住蓬江区育德市场附近的张阿姨满意地说。张阿姨提到的公示栏,就是育德市场食品安全快检结果公示栏。
据悉,我市现已建成快检室的农贸市场有家,每家配备1—2名食品安全快检员,严格按要求定时定量完成检测任务,并在市场显著位置通过LED屏、公告栏等形式,将检测结果向广大群众进行公布。
“我们每天都会按照区市场监管局的要求进行快检,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全部下架处理。”育德市场相关负责人说。
△“邑餐食安”APP
市市场监管局自主开发的应用“邑餐食安”App上有着来自市场方、驻点巡查人员上传的7.07万条监管数据,涵盖市场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质量状况、价格公示、“”制度落实情况等数据,实现了对农贸市场监管全覆盖,夯实市场开办者的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的属地责任。
△菜丁·智慧农贸管理系统
科技赋能促提升,创新驱动谋发展。据介绍,江门菜丁市场全部上线了菜丁·智慧农贸管理系统。在溯源方面,菜丁智慧农贸管理系统连接市场溯源系统显示屏、后台溯源系统、食品检测仪,消费者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ls/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