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669956.html深江经济合作区建设加速推进、深圳企业组团考察。记者注意到,在深中通道即将通车之际,深江产业跨市战略布局动作频繁。对于江门而言,两地产业“牵手”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远超项目落地收获的实际效益,还将为迈向万亿GDP城市行列的征途提供“加速度”。深中通道将成为江门迈向万亿GDP城市的“快速通道”。打破硬联通掣肘近年来,江门系统构筑“10+10+N”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硅能源、新型储能、盾构机、安全应急等特色产业新赛道,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勇当大湾区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在产业发展的巨大助力下,年江门GDP达到.25亿元,成功跃上亿元台阶。亿GDP,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江门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报告提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奋力实现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加速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从亿到万亿,江门应该怎么做?省内兄弟城市已经给出答案。承接深圳产业而崛起的东莞,十年间GDP连跨5个千亿元台阶,在年成为广东继广深佛后第4座万亿城市。在承接深圳产业方面,江门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又开辟出硅能源、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特色产业新赛道,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氢能源、深海装备等未来产业。这与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向不谋而合;加上当地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江门对深圳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唯一的不足,在于距离。相比东莞毗邻深圳,江门与深圳相隔着珠江口及中山,天然区位上并不占优势。而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珠江口东西岸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深江两地将进入“1小时生活圈”。前瞻产业研究院董事长助理兼产业运营总经理黄晓丽认为,硬联通掣肘的打破,将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要素在深江两座城市间加速流动,为产业整体或局部迁移提供硬件互联保障。“1小时生活圈”放大“天赋”优势打破空间隔阂后,江门的一系列“天赋”将成为吸引深圳产业跨市布局的巨大优势。对照珠江口东岸城市特别是深圳所需,土地及发展空间是江门的显著优势。江门陆地面积占大湾区的1/6,超过港澳深珠莞中六城面积总和,且开发强度不足12%,是大湾区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江门拥有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更是成为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五个主平台之一,也是大湾区唯一。深圳企业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年接到一笔急需交付的订单,但其深圳生产基地已经饱和。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海目星(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聂水斌回忆:“来自江门的招商团队知道后表示可以提供1万平方米的厂房给我们使用,解决燃眉之急,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最后决定落户江门。”落户江门至今,海目星(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从最初单一的激光设备到如今10多种先进激光设备以及自动化生产装配线,产值在5年内实现30倍的跃升。深中通道通车后良好的区位优势,明显的空间优势,加上生产成本与珠江东岸城市的比较优势,这些“天赋”让江门成为企业增资扩产的发展沃土。近年来,深圳、江门两地频繁互访,推动产业协作领域融合发展,多家深圳企业乘“风”而至,涵盖新型储能、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黄晓丽分析:“江门在土地、用工、能源、生活等要素方面拥有成本优势,深江产业协同发展的进程也会不断加快。”共建平台联合招商深中通道开通,“大桥经济”风口来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去年2月,江门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首次提出深圳江门合作“在银湖湾滨海新区加快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6个月后,江门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再次细化施工图,提出“实现‘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跨市战略组合布局”;今年年初,针对深江经济合作区,江门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更是明确,要重点推动启动区加快建设,推进合作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等规划编制。记者了解到,深江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今年,江门与深圳探索园区合作共建模式被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年工作要点中。目前深江经济合作区初步方案、规划选址方案以及启动区经济测算方案已经编制完成,江门正加强与深圳高端智库合作,加快推进深江经济合作区综合性规划编制。据悉,深江经济合作区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可用面积3.3平方公里,均为工业用地,近期可马上承接产业项目落地建设。目前深江经济合作区北A区及中区的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修编,园区土地平整、道路建设、污水配套等“九通一平”已经在推进,完成土地整备1.2平方公里,可马上承接项目落地。据了解,基于“深圳有序转移+共同招商引进”产业协作方向,各方明确了深江经济合作区可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现代轻工制造业等六大领域产业,将深江经济合作区打造成珠江口东西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协作发展示范区、珠江西岸新能源产业重要增长极。据介绍,接下来江门将推动建立深江两地“共同投资,共同收益,共担风险”的合作机制,争取尽早签订框架协议,并加快建立常态化联合招商工作机制,积极对接深圳外溢需求,引导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将新增产能、制造环节等布局至深江经济合作区,成熟一个落实一个。文
记者陈卓栋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ms/1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