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江门市农业博览会
明天就正式开幕了!
听说展会上有超多的美食!!
一、江门本土风味美食将在农博会美食街强势推出
明天,第六届江门市农业博览会将在五邑华侨广场拉开帷幕,记者了解到,除了现代农业馆、地方特色馆、乡村旅游展区等13个展区外,还有一个展区特别有吸引力,遇见它,您会垂涎三尺,这就是设在农博会的美食街了。
选用新会当地15年的陈皮做成的陈皮腊味和腊味饭,清甜无渣的新会崖门甜水萝卜,软糯而多馅的裹蒸粽,汁液交融寓意团圆的盘菜,听到这里,您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了呢?除了上述所讲到的美食之外,还有五邑各地区的其他特色小吃都将在五邑华侨广场的粤菜师傅乡村美食街亮相。
江门市烹饪协会会长梁少华介绍说,现在参展的商家有40多家,摊位基本已招满。今晚就会入驻,明天一早就要配合开幕式开展。
梁少华表示,本届农博会美食街的美食亮点有三点,都是以我们五邑地区的小吃为主。“我们金牌的美食四邑粽,四邑粽主要是糯米,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它的馅料很足,四邑粽里面会放猪肉,有花生、咸蛋黄、甚至有的会放豆子、虾米等。特别是如今开平、恩平的粽子受到很多市民的欢迎,华侨回来一定会去品尝的。”
除了金牌四邑粽以外,还有采用江门新会地道陈皮制作而成的陈皮小吃,例如陈皮腊肠、陈皮肉丸等,梁少华说,用年份久的陈皮制作而成的小吃,能将陈皮的香味和肉的味道融合在一起。梁少华表示,这届农博会美食街还会推出寓意团圆的粤式盆菜。“江门地区比较特殊,有山有海,有湖泊、平原,物产非常丰富,所以我们就用不同的食材,拼接成盆菜,本地特色非常浓厚。”
梁少华介绍说,看似粗粗的盆菜其实烹饪方法十分考究,根据不同的食材,要经过煎炸烧煮焖卤等方式加工后才能层层装盆而成。虽然烹饪工艺繁复,但是为了方便繁忙的城市人,也为了保留本土风俗,所以这次就推出了盆菜这一菜式。“如果订一个盆菜回家,就没了制作复杂这些压力,一家老少团圆,甚至外地的亲朋好友回来,大家在家吃一顿饭,是很舒服的。现在发展到把盆菜作为礼品送给朋友,大家都高兴。”
今届农博会的美食还有荷塘鱼饼、恩平烧饼等。另外,今年的农博会美食街每天的时间都会持续至晚上8点半左右,市民下班以后可以去一饱口福了。
二、广东消委会揭示:小心“十大农村消费潜规则”
昨天,广东省消委会向社会公布了年度“挑战消费潜规则”案例。今年,省消委会将挑战消费潜规则的目光投向农村消费领域。
1、假冒伪劣进农村,稍不留神假乱真
案例:消费者罗先生反映,今年7月在开平市一家小商店买了瓶红牛,发现味道不对,仔细一看,原来是叫“国际红牛”。
点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本案商家致使消费者误认为是“红牛”而购买,该行为已构成欺诈。根据《消法》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退一赔三”,若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可直接要求其增加赔偿五百元。
2、农村物流网点少,取件频遭二次收费
案例:消费者刘叔到快递代理站取件,代理站工作人员以快递公司补贴少,取件的油费和通知客户取件电话费花费大为由,要他额外再交4元快递费。
点评:消费者与快递公司之间是运输合同关系,快递公司是承运人。如果在运输合同中双方已经约定好了快递送达费用,且已经支付,除在合同中有明确的告知或约定额外费用,快递公司不得额外收取任何费用,否则属于违约,消费者有权拒绝快递公司的额外收费要求。
3、“送医下乡”是幌子,骗走农民血汗钱
案例:今年2月,梅州兴宁市莲塘村出现一家自称是村委派下来的公益体检机构,免费给村里老人进行体检。消费者余小姐的外婆检查后瞒着家人自行去该机构做一些理疗康复手术,随后出现并发症。经调查,该机构根本不是正规单位,进行的所谓“治疗手术”也没有家人签字同意。
点评:本案中的体检机构在没有相关医疗机构许可证和医师执业资格的情况下,为老年人做手术,继而引起并发症,严重侵犯了农村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已经涉嫌犯罪。消费者遇到“送医下乡”的体检或医疗机构,应详细了解其医疗资质或医师执业资格。
4、过期食品不下架,食品安全存隐患
案例:消费者陈小姐反映,其母亲在汕头某村的集贸市场购买了一瓶辣椒酱,回家后发现已过期,却碍于店主是村里人不好意思更换。
点评:根据《食品安全法》,本案消费者有权直接要求销售辣椒酱的经营者赔偿损失,如果有证据证明该经营者明知辣椒酱过期仍上架销售,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经营者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5、流动摊贩问题多,路边充值陷阱大
案例:有消费者反映,在某村农贸市场门口,有三个小伙子摆摊代充话费,承诺充送60,充送,充送,移动、联通、电信可三网联充。消费者半信半疑试充了元,当时手机的确收到一条已成功充值元的短信。回到家后再查询却没有充值显示。
点评:根据法律规定,本案流动摊贩骗取消费者价款却不按照约定提供服务,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该流动摊贩赔偿损失,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6、下乡推销净水器,哄骗村民花样多
案例:消费者杨先生居住的村来了三名推销净水器的人,给村民赠送塑料脸盆,并称村里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演示净水设备净化能力;村民交元可以享受价值元的净水设备并赠送洗衣粉,交0元包安装。1年之后净水器滤芯要换,又要交元。
点评:根据法律规定,该案上述行为严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已构成欺诈,消费者可要求商贩赔偿损失,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省消委会在此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流动摊贩,尽量在有固定营业场所的商家进行消费。
7、售后服务不履行,下乡产品难维修
案例:村民钟先生反映,自己与同村十几户村民到某装饰材料销售部购买了吊顶石膏板,总额约20万。装修一个多月后,出现石膏掉落、变形的情况,钟先生等村民要求商家维修,但是商家拒绝,经工商所现场调解后才同意承担所有售后维修维护工作。
点评:本案如果石膏经营者认为所售石膏并不存在质量问题,应承担举证责任,如经营者不能举证证明,则要承担相应的售后责任,且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
8、消费价格不透明,变价宰人没商量
案例:消费者反映,在年过年期间,在村里和朋友出去吃饭,按菜单点菜。结账时,老板却告知过年期间价格翻倍,但餐厅和菜单里没有任何说明。
点评:本案中,餐厅和消费者之间已基于菜单标价达成了餐饮服务协议,餐厅老板应充分尊重契约精神,按照双方既有约定履行义务。其在消费者结账时提出加价要求,属于对原有合同的单方变更,消费者有权拒绝并直接按照菜单价格付款。
9、上门检查假服务威逼利诱强收费
案例:近日,农村的老张家来了两个自称是煤气罐公司排查安全隐患的工作人员,两人进老张家检查后,告诉老张说家里的煤气罐存在着安全隐患,有随时漏气爆炸的危险,并建议老张换购经过国家质量认证的气瓶和相关的维保服务。接着告诉老张说,今天有优惠活动,块押金享受元的上门服务。不换购也会拖走现在存在隐患的煤气罐。
点评:煤气罐公司工作人员以夸大煤气罐安全隐患的方式误导老人,致使其陷入错误的认识,付款加装了“有保障”的钢瓶,该行为已构成欺诈,消费者要求煤气管公司赔偿损失,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10、电视购物迷人眼老年村民频中招
案例:某村民消费者范女士在电视购物节目中订购了一套价值元的“婷美”瘦身内衣。据该电视购物广告宣称,穿上瘦身内衣后,往里面塞一个鸡蛋也没有被束缚的感觉,弹性极好。范女士使用之后才发现,该内衣不但没有什么弹性,而且做工粗糙,标识也不清楚,对方却以产品已使用为由拒绝退换。
点评: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销售商品,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向商品经营者求偿,商品经营者的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等信息可要求电视购物节目提供,电视购物节目如不能如实提供,消费者直接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三、电影拍摄取景需要,市区这些路段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因电影拍摄取景需要,交警部门将于年11月21日至11月24日,每天的5:00至19:00,对跃进路江华路口至堤东路口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具体措施如下:
一、跃进路江华路口至堤东路口路段蓬江大桥东侧辅道(靠浮石市场一侧)实施间歇性临时封闭,禁止车辆从堤东路、堤中路、浮石路和上步路往跃进路方向行驶。
二、跃进路江华路口至堤东路口路段蓬江大桥西侧辅道(靠堤中路一侧)实施间歇性临时封闭,禁止车辆从港口路往堤东路、堤西路方向行驶,允许车辆从港口路往江海区方向行驶,或在蓬江桥底掉头往江华一路方向行驶。
请过往车辆请绕道堤东路、水南路、江华一路等路段行驶,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四、江门街坊注意:使用“侨都之窗”这些功能要实名认证
对于“侨都之窗”自助终端机,相信不少江门市民都比较熟悉了。交通罚款查询、个税清单打印、参保证明打印、公积金查询等业务办理,在一台自动终端机上,几分钟即可搞定。不过,近日起,“侨都之窗”自助终端机的“个税清单打印”、“个税完税证明打印”、“社保清单打印”、“个人其他税费证明打印”四个功能要实行实名认证了。
记者来到一台“侨都之窗”自助终端机前,以“社保清单打印”为例,在“侨都之窗”首页点击“社保清单打印”应用功能按钮。然后,按照系统提示,在“身份证刷卡页面”的终端身份证感应区进行身份证刷卡操作。在完成了刷身份证的操作后,由于身份证未进行实名认证,终端弹出了提示信息。点击“确认”,马上进入实名认证流程。
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琳琳介绍说,终端机会提示市民进行实名认证操作,市民可以通过扫描终端 据了解,实行税收实名制管理是国家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降低纳税人涉税风险的一个政策要求,市民可以通过“侨都之窗”自助机以及其他电子办税渠道办理。自年起,江门市“侨都之窗”自助便民服务平台通过集成各种服务资源、打通部门间服务接口,实现税务、社保、公安、国土、住建等部门的多项便民服务在“家门口”办理,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张琳琳说,现在“侨都之窗”已经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查询,个人住房查询等50多项高频度的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理,接下来将继续拓展更多的便民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侨都之窗”自助终端机就近办理,让市民真正感受到政务服务就在“家门口”。
采访期间,陆续有市民前来“侨都之窗”办理业务。市民邝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对于这个“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平台,他十分满意。“办理不动产证明,非常方便。不用排队,一般几分钟就搞定了。以往就要去现场排队,跑几个部门,都比较麻烦,现在就比较省时、省事。”
五、江门:智能垃圾回收箱进小区分类投放垃圾也可“赚钱”
近日,江海碧桂园小区的居民发现,小区里多了一位“新成员”,就是一台智能回收垃圾设备!与传统的垃圾回收桶不同,居民往设备分类投放垃圾后,可获取积分兑换商品,也可转换成现金。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现场发现,这台智能回收垃圾设备已开始试运行了。市民只需通过手机APP“青蛙智科”按标识指示,将垃圾分类投进回收箱,电子秤自动称重,投放垃圾所得收入可兑换商品,也可提现。
据介绍,该设备是我市首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内有4个垃圾回收箱,分别是有害物品回收、金属类回收、纸皮/塑料回收、织物类回收箱。
绿水青山环保科技公司经理王宇介绍说,1克相当于1积分,克相当于一斤就有5毛钱,可以提现,也可以变成积分,还可以兑换我们的商品。
工作人员还带来两袋废弃织物为记者进行了演示。首先打开“智能青蛙”APP扫一扫,选择织物类回收后,相对应的垃圾箱门自动打开。投入垃圾后大概10秒,垃圾通过电子秤自动称重后转换成多积分,并转入到手机账号中。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台智能垃圾回收设备比普通垃圾桶容量更加大,分类更精确,而且设备具有满负荷自动警报功能,工作人员会根据警报前往清理垃圾,大大地提高了垃圾的回收率。对此,不少居民纷纷点赞。
张女士觉得这个挺好的,她说:“这个比之前的好,现在大家投放的积极性会大些。”有市民反映,他们的小区离回收站很远,现在弃置垃圾可直接放到这里,还有钱返还,很好。
据了解,接下来,江海区的居民小区将陆续投放50台智能回收垃圾设备,并逐步向全市推广应用。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邑网通小报!
如想要了解更多资讯,
请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ms/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