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委会讯:4月11日,陆贾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小组成员上堂、绍强、华廷、锦冰、梓新、锦明、成标、启棉、社炎一行前往江门蓬江区群星村,参观拜谒供奉陆氏家族两位历史重要人物的真壶公祠,并拜访当地陆氏宗亲。
在宽阔的真壶公祠堂广场,群星村的老村长国明宗亲和村长嘉荣宗亲以及众兄弟们早已等候多时,见面相互道安,分外亲切。
真壶陆公祠坐落在群星大道旁的群星乡(旧时叫丹灶村)是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整座祠堂形貌修整养护得很好。祠堂正门有一副对联赫然耀目,大老远就能看见。
汉朝杰士
宋室忠臣
对联粗扩豪气,浑厚敦实,金光晃耀。单凭这副对联内容,还没入内就令人遐想联翩。祠堂为二进一天井,坐西南向东北,广三路,砖木石结构,单檐硬山式建筑,左右青云巷持廊,中路面宽三间,抬梁式木石构架。据资料记载,真壶陆公祠,建于清代中后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祠内供奉着真壶公族裔列祖列宗牌位。
真壶陆公祠年代虽然不算久远,但这里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东西。其中,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神龛至高顶部安放着两个大牌位,一个是汉大中大夫陆贾,一个是宋末左丞相陆秀夫。据老村长国明宗亲说,陆贾五世祖与秀夫公两位先祖神牌早已存在,文革时期遭人破坏,两个神牌被当柴火用来煮饭,因是坚木所做,木质坚硬且厚难以着火而弃之。有族人捡回保存下来,重修祠堂时翻新安坐原位。在岭南,能同时供奉陆贾、陆秀夫两位先祖的,也只怕就真壶陆公祠了。
祠内正堂,悬挂着一块明代著名理学大家王守仁题写的“永思堂”横匾,以及一块钦赐“道光六年丙戊科会试国子监司业”牌匾。据资料显示,两个牌匾已经过文物专家鉴定,均为真品。据老一辈的人传下来说,王守仁是陆九渊心学继承者,学界有陆王心学之称。在王守仁任职两广总督期间,有一次王守仁路经此地,见祠堂为陆氏祠堂,应邀题书“永思堂”牌匾。
无论历史如何变故,无论家道如何沧桑,王守仁真迹牌匾无疑增厚真壶陆公祠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研究江门地区宗族制度、家族迁徙流布、祠堂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钦赐国子监司业”是清道光帝赐给陆云从的学官衔。据史料查证,陆云从,广州府三水举人,中国科举史上考生高龄纪录保持者,进学时整整岁,岁以举人入京会试。道光6年()三月丙戌科会试,陆云从年岁。三场考毕,不第。在当时,年过百岁的陆云从千里迢迢赶到北京参加会试,因其年龄为历代考生之冠,京城一时轰动,传为奇闻。官员显贵们认为这是象征朝廷祥瑞的盛事,纷纷吟诗作赋,捧场张扬,为清王朝歌功颂德。道光皇帝也觉脸上有光,对此颇为赞赏。考试结束后,道光还破例赏赐陆云从国子监司业的官衔。
一个历史的痕迹,一个沧桑的生命轮回。当我们抬头凝望之际,心中景仰之情悠然而生。从陆贾、陆秀夫到陆九渊、王守仁,历经多年历史的真壶陆公祠纳藏了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历史名人,也沉淀了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其饱满流泻的祠堂文化从大门对联闪烁灿烂的光华中足可陶然心醉。
二、参观“岭南华西村”奇榜村,拜访陆氏宗亲
在告别群星村的宗亲之后,我们驱车前往会城区奇榜村。
奇榜村被称作岭南“华西村”,于2年从旧村迁址这里,全村人口多人。从迁址第一期到现在第三期,经过十多年的规划和建设,全村形成数百套别墅群。跟其它地方不同,奇榜村没有出让自己的土地,而是将闲置土地用于建设厂房、商业产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出租,每月收取物业租赁费达四千多万元。目前,全村男女老少社保全包。小孩从出生到15岁分三个等级享受村分红;16岁以上每月可得到一万多元的分红;十八岁可分配一套别墅;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额外得到一千多元的养老津贴。
陆有林宗亲介绍,在奇榜村,陆氏人口有二百多人,和其他氏族友邻而居,守望相助,过着和谐美好生活。
三、鹤山雅瑶隔朗村修祠座谈会
告别奇榜村的兄弟,一行人驱车赶往鹤山雅瑶隔朗村。筹委成员与隔朗村德明祖祠复修牵头人、隔朗村委书记永邦以及村委一套班子成员座谈。座谈中,永邦书记详细介绍了隔朗村德明祖祠修葺计划进展情况。目前,修葺工作已完成工程造价,开始进入工程招标阶段。这次祠堂修葺预估总造价需多万,目前到账款项包括政府文物保护专款划拨、族内企业精英和热心人士捐款、村委部分拨款合共万元。尚需筹款多万元。
修祠修谱是每代人应做的事。我们相信,隔朗村兄弟在永邦等村委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支持下,在全国万陆氏宗亲支持下,修祠工作必定取得成功。
四、筹委会第三次工作会议在鹤山隔朗村召开
“陆贾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工作会议在鹤山隔朗村村委会会议室举行,会议围绕“陆贾文化节”筹备工作进行专题讨论。上堂主持这次会议。
会议就有关“陆贾文化节”筹备工作进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请与会人员讨论。大家针对目前开展工作遇到的一些问题,如疫情影响举办时间延后问题,政府支持问题,资金筹集问题等发表各自意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ms/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