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潍坊网友咨询交通新规是否发布?潍坊是否满足地铁建设条件?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51号令发布,请问国家对第一轮申报轨道交通的城市是否已经放开?如果放开了,潍坊是否符合条件?请解答,谢谢!
潍坊市交通局随后进行了官方答复
首先,感谢热心市民对我市轨道交通工作的 柳州轻轨主体工程已完工,但仍无法获批
按照发改委给出的地铁申报条件,只要地级市满足条件,是可以进行申报的。
“申报条件”极其苛刻~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除有轨电车外均应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履行报批程序。
2、地铁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万人以上。
(ps:年的标准为,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亿以上,地区生产总值为0亿以上)
3、引导轻轨有序发展,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万人以上。
4、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以上申报条件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程序适时调整。
然而透过潍坊和衡阳两市的回答来看,即便达标,也不会批复了。
为何不再受理一般地市的首轮地铁规划?
原因并不复杂,防范债务高企。在房地产市场冷却的当下,卖地收入缩水,已经有不少城市的财政出现了压力。
比如周口郸城县的公交停运、南充阆中的公办学校、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资公司的食堂食材统一配送服务未来30年特许经营权拍卖,乐山大佛风景区30年经营权拍卖。
地铁修建成本高,运营成本高,即便是已经开通地铁的城市,大多数仍在亏损。
若扣除政府补贴,都是亏损。北京地铁亏损最严重,去年亏损了亿。
而一般地市,前期的修建成本就得举债。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地方债务已经很高,在卖地收入缩水的背景下,不少城市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岂能让一些城市为了面子工程,再去举债修建地铁。
更何况,后期的运营是无底洞,没有财力,哪运营得起。一般地市地铁带来的经济效益基本填补不了亏损的窟窿。
目前开通地铁与轻轨的轨道交通城市,内地有42个。
从地铁运营里程来看,截止到上半年,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杭州、武汉、南京、深圳、青岛位居前十。
除了当下42个开通轨交的城市外,未来确定会加入的有南通、廊坊,可能会加入的城市有嘉兴、惠州、鄂州、黄石、珠海、中山、江门、肇庆、镇江、扬州。
算是这些,未来中国内地多个地级市,拥有地铁的城市最多可能也就50多个。
地铁城市会是稀缺品,物以稀为贵,地铁城市的价值也会随之增加。
阜阳的地铁可能遥遥无期,目前市级审核还没通过!
当前《阜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阜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完成初稿。
下一步,计划尽快通过市级审核,并报省发改委初审后,转报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争取尽快获批、尽早实施。
具体开工时间待建设规划批复后再明确。
近期建设图(年)
远期规划图(年)
远景规划图(年)
三项指标达标之外
还要考察地方债务率
未来几年能新建地铁的城市其实不多
如果政策不放松
阜阳的轨道建设可能将遥遥无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rk/10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