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门市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为江门加快建立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现代物流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
按照《方案》,到年,江门将初步建成供需适配、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珠江口西岸物流枢纽地位更加突出,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发展效果显著,行业管理体制基本理顺,物流业对现代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幅提升。
明晰“”发展思路
近年来,江门物流产业发展迅速,珠西国际物流中心加速建设,江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纳入国家建设名单,保税物流、跨境电商平台建设运营提档升级,物流基础支撑作用和战略能级逐渐提升。同时,全市大力实施“互联网+物流”战略,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加快发展。
那么供需适配、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如何建成?
《方案》明确以战略牵引、统筹布局,枢纽带动、网络运行,融合创新、开放共享,智慧绿色、安全可控等为基本原则,明晰了“”发展思路并以此为抓手,推进全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有序联动开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发展思路即以打造现代物流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设施体系、集约高效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两个体系”;加快提升物流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能力、物流创新和全价值链延伸能力、物流服务民生需求和安全应急能力“三个能力”;加快实现综合货运组织能力新突破、跨区域物流服务新突破、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新突破、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新突破“四个突破”。
构建形成“N”物流枢纽节点体系布局
有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又该如何转化为“实景图”?
发展布局方面,《方案》指出,将聚焦物流枢纽和物流通道建设,打造以物流枢纽为核心的现代物流设施网络,构建形成“二枢纽、一基地、五园区、八中心和N节点”的“N”物流枢纽节点体系布局和“四向”物流通道发展格局。
“N”指的是,在全市范围内加快打造2个物流枢纽、1个冷链基地、5个物流产业园、8个物流中心和N个城乡物流配送节点。
其中,2个物流枢纽为珠西物流枢纽(围绕珠西国际物流中心江门北站铁路货场及周边区域、鹤山南站片区及其衔接地带组成空间上相对集中的物流基础设施集群)、内河港物流枢纽(围绕江门港新会港区和江门港主城港区,建设由多个物流项目组成的物流基础设施集群)。
1个冷链基地为江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将着力建设“五区两中心”,即生鲜宅配冷链物流区、港澳生鲜食品智慧集配区、特色冻烤鳗冷链加工区、港澳禽肉冷链加工配送区、冷链食品加工及粮食应急冷链物流区、智慧综合服务中心、绿色能源服务中心。积极发挥产地资源优势,立足保供港澳、服务湾区、联动腹地、链接全球,打造港澳生鲜食品智慧集配中心、大湾区食品冷链加工配送和应急冷链物流基地、珠江西翼冷链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一带一路”江海门户冷链枢纽。
5个物流园区均为规划新建,分别为蓬江荷塘物流园、新会新能源物流园、新会江睦银洲湾物流园、台山广海湾鱼塘港物流园、开平三埠港物流园。
8个物流中心中除了新会大昌行物流中心为既有设施外,其余7个物流中心均为规划新建,分别为蓬江杜阮物流中心、江海安全应急产业园物流中心、台山工业新城物流中心、台山白沙冷链物流中心、开平翠山湖物流中心、开平马冈鹅冷链物流中心、恩平现代物流中心。
N个物流配送节点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消费升级需求,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邮政快递物流、日用消费品物流等专业化服务特征,积极引导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系统布局建设。
物流通道布局方面,《方案》指出,将根据江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规划,结合现代物流发展和主要物流枢纽节点布局需要,布局“四向”物流通道,即东向陆海联运国际物流主通道、南向陆海联运国际物流辅通道、北向国内物流主通道和“一带一路”物流通道、西向国内物流辅通道和东南亚物流通道。
来源:江门日报
编辑:张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rk/1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