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 >> 江门市人口 >> 正文 >> 正文

涨知识数据分析江门劳模的历史进程

来源:江门市 时间:2017-7-24

在江门,全国劳模的数量有多少?从什么时候开始评选的?他们从事什么职业?是不是都来自于基层?......停!!!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翻开我市全国劳模的花名册,最早被记录在册的是年7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丘识荣,算起来,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了。

图表1:劳模男性居多解读

年至今,我市共有男性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56人,女性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17人;男性全省劳模(先进工作者)人,女性全省劳模(先进工作者)人。从数量上来看,不管在全国还是全省,我市男性劳模(先进工作者)都是女性劳模(先进工作者)的3倍多。

图表2:劳模学历逐渐提升解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市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中,大部分学历不高。随着时代的发展,拥有本科学历的劳模逐渐增多,甚至还出现了博士研究生。但从数量更多的广东省劳模(先进工作者)的数据中不难发现,我市劳模(先进工作者)的学历仍以中学居多。 

图标3:多数劳模来自基层解读

从我市全国劳模数据来看,一线职工和科教技术人员占了多数,共有39人,他们的职业分别是木工、厨工、邮递员、电工、司机等。而在广东省劳模(先进工作者)的数据中,一线职工和技术人员的比例也占了一半以上,共有人,其中技术人员有人,他们的学历大多为大学本科,其中也不乏研究生。他们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出现在劳模名单中,可见,自那时起,劳模已不再是“吃苦耐劳”的代名词,而是逐渐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道路前进,这也刚好符合了“时代领跑者”这个属于劳模的光环。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对咱们大江门的劳模是不是有了大概的了解呢?其实,自年第一批全国劳模诞生到现在,劳模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荣誉,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进步,影响了好几代人的人生追求。

从“铁人精神”到“振超效率”,从“掏粪工人”到“杂交水稻之父”,从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到知识分子、农民工、私营企业主活跃其间,60多年来,劳模结构不断变化的背后,也意味着国人心中劳动理念的日益革新。

当然,在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还可能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和元素。但正经哥始终相信,劳模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肯定是不会改变的。

最后,在这一年一度、举国欢庆,属于劳动者劳动的节日,让我们一起向劳模们,以及我们身边那些不是劳模胜似劳模,辛勤工作的伙伴们说一声:“大家辛苦了,你们棒棒哒!!”

赞赏

长按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环鏍?
鍖椾含娌荤櫧鐧滈涓婇偅涓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rk/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