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执行后,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年薪不能超过60万元。
那么,江门的国有金融企业高管薪酬情况如何?银行高、中、基层人员收入差距有多大?记者为此作了调查。
陈铭(化名)是我市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简称“国有行”)的一把手,他透露自己去年的年薪税前大约是万元,而另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简称“股份行”的一把手雷俊(化名)去年的年薪税前则约为万元,两者年薪相差无几。
对此,雷俊颇有微词:“从账面数字看,我们收入差不多,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国有行的基础设施与历史具有优势。这些优势造就了国有行稳定的客户资源与稳定的市场,同时国有行也具备了国家的信誉支持,因此我们的经营难度与业绩压力都大大高于国有行高管,但薪酬却体现不出优势。”
走访中,笔者发现,在高管层面上,国有行与股份行、外资行的薪酬似乎相差无几,均在-万元的区间浮动,但中层与基层人员的薪酬似乎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以客户经理这个职位为例,四大国有行客户经理的年薪在10-18万元区间浮动,能超过18万元的人员少之又少,其原因主要在于国有行在工资构成的体系中,基本工资所占比率相对较多,绩效奖金所占比例则偏小。虽然薪酬没多大惊喜,但胜在稳定,而股份行、外资行则相反,其客户经理的基本工资占比很少,收入主要体现在绩效奖金上。
再把目光投向基层的柜台人员,民生银行一位中层干部说:“我们柜台人员的年薪都在12万元左右。”笔者了解到,国有行柜台人员的年薪大约在5-6万元左右,每月到手工资不足元的不在少数。
对此,江门一位在银行机构工作了30年的中层干部李先生告诉记者,相对股份行、外资行,国有行的确存在不少优势,问题的根本不是在于高管的年薪过高,而是高层、中层、基层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不符合国有企业的根本性质,有降薪的必要。
杨先生担忧,《方案》若严格实施,必会掀起国有行高管的大规模跳槽。因为现在金融业人才的流动非常普遍,行业间的收入基本透明。薪酬下降幅度过大,哪怕要面对更大的工作压力,人才都会往较高收入的单位流动。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rk/5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