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报告提出,年是重大改革推进之年、落实之年,要推动“东提西进、同城共融”,突出区域协同、经济蓄势、城市振兴、民生保障、政府提效。一年过去了,相关工作进展如何呢?
江顺大桥通车,江罗高速一期通车在即,深中通道和南沙港铁路先行工程开工,深江联手“双创”,江港及江澳合作不断深化……通过不断“东联西拓”,江门在珠三角扮演的“中卫”角色渐入佳境,江门作为珠西交通枢纽和珠西先进装备制造发展主战场的地位,在这一年中得到巩固和深化。
江门大道建设全速推进,33墟街、南岸印迹、学宫文心等力促以文融城,滨江新区与棠下镇、台山工业新城与水步镇实现产城融合,台开恩三市签订旅游联盟,台开同城打造江门副中心……随着“东提西进”的深入,一个大江门格局展现出来了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动力。
对外“东联西拓”,打造“开放、方便、辐射”之门,对内“东提西进”,建设珠西新的“经济中心、城市中心、创新中心”。打开新格局的江门,在新的一年以及新的五年规划中,势必不断在区域合作与竞争中争先进位,展现江门力量,承担江门责任。
对外“东联西拓”打造“开放、方便、辐射”之门一粒石榴种子,种在花盆里最多只能长到半米多高,种到大缸里能够长到一米多高,放到庭院空地里栽种则能长到四五米高。
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哪里才是支撑江门发展的大庭院、大空地呢?江门不断“东联西拓”,打造“开放、方便、辐射”之门,正是为未来开辟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拥有更高更大的发展格局。
对接广佛
以“五同”促江佛一家
深化与广佛都市圈的对接,推动“江佛一家”,是江门“东联西拓”的重中之重。
今年市政府拟定了《推动“江佛一家”工作方案》,从产业同兴、文旅同融、环境同治、办事同城、民生同享等五方面推进“江佛一家”。
6月27日,江顺大桥建成试通车,从蓬江区到顺德主城区的行车时间从1个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到广州主城区的行车时间也大大缩短。有了这条通往广佛都市圈的新通道,将更有利江门接受广佛经济圈的辐射。
7月3日,江门高新区与佛山高新区就推进两地高新区合作共建签署框架协议,重点在联手创建示范区、科技资源对接、产业协同发展、载体共同运营、共建特别合作区、加强合作交流等六个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全面拉开了江佛产业对接合作的大幕。
12月27日,起于我市的广州南沙港铁路,正式开工。该铁路自鹤山南站引出,途经鹤山、蓬江,佛山市顺德均安,中山市小榄、东凤、南头、黄圃,终于广州南沙,总投资亿元,建成后势必对我市对接广佛,深度融入珠三角核心区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此外,佛山在轨道交通枢纽站建设、产业园区招商和开发、城市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探索出来的“佛山经验”,也让江门这个后起之秀,通过不断借鉴提升,拥有了更高的发展起点。
携手深圳
共谋“双创”打造区域创新体系
在12月21日“东隧西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之后,深中通道的先行工程于12月25日正式动工。加上对接深中通道的中开高速将于12月30日动工,未来我市市民走中开高速经深中通道,将可直接跨越宽阔的珠江口,直达深圳宝安区,比现在绕行东莞虎门大桥的线路,至少缩短一半车程。
此外,今年7月,珠中江阳区域紧密合作第十次党政联席会在珠海横琴顺利举行,四市决定从机制协同、交通一体、产业共兴、环保同行、民生均等工作入手,加强合作,促进协同发展。其中,江门与中山的合作更进一步,今年12月11日,江门和中山两市政府签订共同推进交通一体化框架合作协议,拟在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区域运输、公交一体化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
借力港澳
共同发展大广海湾经济区
目前,江澳合作中的光博汇、医院、崖门电镀基地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为引导更多的澳门企业在大广海湾落户,我市还组织招商小组拜访在澳门的重点目标客商。截至今年10月,江门与澳门地区人民币跨境信贷融资余额24.2亿元,比年初迅速增长36.72%。
对内“东提西进”建设珠西新的“经济、城市和创新中心”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哦,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呦,并肩耐岁寒……”
面积约平方公里的江门,也急需增强下辖三区四市协同发展的意识,做到全市一盘棋。为此,我市从今年起将全市划分为东部三区一市和西部台开恩三市两大板块,对内“东提西进”,各有侧重,有分有合,大江门格局日益呈现,剑指珠西新的“经济、城市和创新中心”。
东部一体
江门大道是产城主轴
“东部一体”是大江门“同城共融”开篇之作。为此,我市规划部门专门出台了《江门东部“三区一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江门市“三区一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两份草案,对三区一市的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作统一规划。
根据规划,东部三区一市将分为“一轴、一核、三片区”。一轴,即南北向江门大道发展轴线。一核,即蓬江和江海城市发展核。三片,即鹤山片区、蓬江/江海片区、南部新会片区。空间发展战略为北展南拓,中调西进,强化轴线,沿江出海。
区域融合,交通势必先行。正在建设中的产城主轴——江门大道,是东部三区一市融合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江门大道施工全面提速,其中江门大道北主体工程即将建成,江门大道中进展顺利。江门大道北和江门大道中建成通车后,东部三区一市将可真正融为一个城市,届时即使从鹤山到新会,也仅需30分钟左右即可。此外,市政府还出台了《江门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年)》,构建了市财政统筹三区一市、各县级市自筹的公交发展财政支持体系。
东部三区一市经济总量占据全市经济总量的70%,拥有江门国家高新区、滨江新城、轨道交通产业园、鹤山工业城等多个重大园区平台,是江门市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今年以来,通过不断探索,东部三区一市也渐渐确立将着力打造轨道交通、大健康、新材料、教育装备等几大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
此外,东部板块还是我市实施“小微双创”的主战场。这一区域集中了珠西智谷、珠西数谷、珠西创城、冈州创客、环邑大创新经济圈等创新载体,各个载体和基地相互呼应,携手共进,构成了我市科技融城的大格局。
以文融城,则是东部三区一市在推进同城共融上迈出的另一步。在这一方面,蓬江的33虚街、高新(江海)的南岸印迹、新会的学宫文心均是以文融城的经典范例。
西部协同
四大路径力促台开恩协同发展
相对于东部一体,西部台开恩三市协同发展的基础较差。如何“西进”是摆在江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根据部署,台开恩三市率先在交通一体、产业同兴、潭江共治、旅游联盟等重要事项上,寻求突破,取得了不少成果。特别是未来随着台开快速路沿线土地开发来带动台开城区共融,台山城区发展延至潭江边,形成与开平城区无缝对接,一个位于江门地理中心位置的城市副中心将有望形成,成为未来引领台开恩发展的一大亮点。
台开恩三市幅员辽阔,解决交通难题是当务之急。根据台开恩协同发展联席会议精神,台开恩三市将共同加快以高速、快速以及铁路组成的“台开恩联城快速路网”建设步伐。其中,台山至开平快速路及龙山支线是台开同城的关键,目前该工程线路走向已经确定并立项,经过地点有台山城区、工业新城、水步镇、开平城区。
恩平与台开的交通联系也更为畅顺。省道S冲恩线台山冲蒌至恩平恩城段路面大修即将完工。
在产业协同方面,今年以来,台开恩三市一方面抓好自身园区建设,另一方面积极配合江门申报台开恩装备制造基地,加强园区产业互动。目前,三市正谋划建立台山工业新城、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恩平工业园协作机制,以便未来在产业政策导向、招商活动上进行合作。
台开恩旅游联盟的成立,则是今年西部协同发展的一大亮点。通过联盟共享,台开恩三市将做好台开恩海岛、碉楼、温泉三大旅游品牌的整合开发,共同打造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
而在民生共享方面,今年台开恩三市还就潭江整治达成了共识,将对潭江流域实行河长责任制管理,潭江干流以及台城河、公益水、镇海水等6条重点支流17个河段纳入河长制管理。整治不力,将被采取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和“一票否决”等措施进行责任追究。
玩转攻略
号外:回复得知楼盘详细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rk/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