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公园城市中的国家森林城市
“江门三区四市具备森林、山地、湿地、水库、公园、华侨等各类资源,自然禀赋之丰厚、文化底蕴之深厚、生态资源之多样性让人惊叹,具备打造公园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扎实基础。为落实全省打造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重要部署,江门掀起公园城市建设的热潮,走上了有江门特色的“创森”之路。
”台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台山作为大江门的一部分,森林资源禀赋天成,也在“创森”之路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今年,台山市市委全会报告提出了“五个强市”建设,要以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建设“山清水秀、天蓝海碧”的美好家园,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台山样板”。
台山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力争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台山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包括以森林入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等生态工程为重点,深入推进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实施公园城市战略,打造山水交融、侨韵突显的生态园林城市。
台山北陡、深井三镇环绕的镇海湾保存着我国珍稀的集中连片、林相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江门市计划在这里规划建设珠三角最大的红树林湿地公园——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这是一幅大蓝图,于台山来说,目前是努力将愿景变成现实……
江门:森林资源在珠三角独树一帜江门是珠三角的“绿洲”,是一座“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色之城。年江门森林蓄积.9万立方米,森林面积.7平方公里(.3万亩),森林覆盖率46.25%,排名珠三角九市第三。江门不仅森林面积大,而且类型多样,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
拥有珠三角面积最大的原始次生林恩平那吉的七星坑是珠三角唯一的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已鉴定的植物种类有种,其中13种是国家或省级划定的保护植物,如桫椤、白桂木、红椿木、巴戟、圆粒荷、吊皮锥、野茶树等,动物约有种。
拥有珠三角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江门的红树林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达公顷,排全省第二,在珠三角面积最大。其中由恩平横陂和台山北陡、深井三镇环绕的镇海湾保存着我国珍稀的集中连片、林相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也是珠三角连片面积最大(.4公顷)、保护情况最好的红树林,江门市计划在这里规划建设珠三角最大的红树林湿地公园——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
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及出入口
此外,还有各级森林公园43个台山北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城市公园绿地东湖公园道路林带滨江大道绿化带
水系林网、农田林网江海礼东主灌河生态防护林
江门:公园星罗棋布,实现城乡全覆盖去年以来,江门启动公园城市大行动,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开发、分步实施,属地建设、属地管理”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全市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纲要及行动方案,实施公园化战略。接下来,将把“创森”与公园城市建设相结合,通过“抓两头,促中间”,加快构建国家、省、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六级的市域公园体系,推进城市建公园,公园建城市,实现大地园林化,公园城乡全覆盖。
1
轴心公园
围绕打造三区四市至少“一山一水”的公园格局,加快七大龙头公园(新会圭峰山、蓬江龙舟山、江海白水带、鹤山大雁山、台山石花山、开平金山、恩平鳌峰山)、七大湿地公园(蓬江天沙湖、江海龙溪湖、新会思成湖及万亩小鸟天堂、鹤山古劳水乡、台山大隆洞、开平大沙河、恩平沙湖)和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目前,圭峰山已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万亩小鸟天堂、开平大沙河将着力创建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圭峰山——打造“岭南心学第一山”深入发掘陈白沙儒学文化,打响圭峰山“冈州第一峰”的岭南心学名山品牌。在圭峰山下的兰石公园加快建设江门市植物园,提升城市森林文化品味。
石花山公园——台山八景之首、生态核心区台城石花山公园是台山城区的“绿肺”,下来将打开更多公园出入口,延长公园步行径,建设亲水平台,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去处。
石花山公园北门效果图
金山公园——五大板块,打造生态与旅游协调发展新模式金山公园总体规划面积3.82万亩,分为五大板块,包括金山森林公园区、龙山湖湿地园区、金山公园自然保护区、科普园区、配套服务区。公园分东、南、西、北四个门进入。
恩平鳌峰山、大人山——“一城两山”的公园格局加快位于城区的鳌峰山公园升级改造,打造成为恩平的龙头公园,并科学规划位于城西的大人山,今年计划启动响水龙潭公园规划建设。
恩平响水龙潭瀑布
万亩小鸟天堂——一河两岸,三大片区依托三个镇(街道)的资源禀赋,建设会城榕林、礼乐田园、三江湖湾三大湿地公园,并科学规划公园门口布局,通过江门水道连成一体,共同打造万亩小鸟天堂国家级湿地公园。
古劳水乡——打造“全球咏春文化原点?中国最美功夫水乡”近日朱小丹省长到鹤山古劳水乡调研时,指出古劳水乡是极具珠三角地域特色的南国水乡,拥有原始生态的湿地地貌,是桑基鱼塘的“活化石”,务必要保护好、利用好、建设好。“创森”工作要与水乡发展相结合,与文旅建设相促进,积极打造现代新型的新水乡,塑造岭南水乡生态旅游文化品牌。
2
特色小镇
在第一批供给侧改革去降补“六新六去”工作清单中,列出了8个第一批特色小镇,分别是:蓬江潮连,新会崖门,台山川岛、都斛,开平赤坎,鹤山古劳,恩平牛江、那吉。要结合“创森”和公园城市建设,真正打出这些特色小镇的“特色”,要“唯一”、要“第一”,突出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森林小镇——那吉那吉镇面积平方公里,是江门市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镇(街道)之一,境内有知名的七星坑自然保护区,是珠三角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次生林,还有全国唯一的地热国家地质公园。将打造成为全市首个森林小镇,凸显其绿色生态保护功能。
悦读小镇——潮连潮连街道面积13平方公里,拥有洪圣公园、卢氏宗祠以及沙滩公园、绿道等多处景点。未来潮连将着重在“安静”上做文章,打造“悦读潮连”,成为阅读成风成景的“读书天堂”,并探索建设全市首个全域公园小镇,使得整个岛都是公园,将潮连建成珠三角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公园小镇”。
农业小镇——都斛都斛镇面积平方公里,有“广东第一田”之称的都斛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下来将以“广东第一田”为核心,通过与周边的斗山、端芬、广海等镇相联动,着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具有岭南、华侨、水稻等文化特色的中国农业公园。
航空小镇——牛江牛江镇面积91平方公里,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居。将依托这一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与中航联手加快推进“爱飞客”航空综合体建设,打造通航运营、空中游览、文化体验、飞行员培训、温泉度假、临空物流为一体的通用航空主题小镇。
3
美丽乡村
江门全市共有个村(社区),其中村委会个。下来结合村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整合乡村各种景观绿地,包括农田、风水林、河网以及农村周边的一些休憩绿地,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建成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村居公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规划至年,全市实现村居公园全覆盖。
新会茶坑村,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恩平云礼村,超过年历史的岭南地区罕有的石头村江门:打造公园城市中的国家森林城市江门“创森”的目标是实现公园城市与森林城市的融合,打造公园城市中的国家森林城市,形成珠三角一流的生态环境,打造珠江西岸一流的营商环境、创业环境及高品质生活圈。
1与自然的融合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努力做到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不改变原有风光特色,构建山水林田湖于一体的自然生态格局。
2与文化的融合江门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在“创森”过程中要与文化建设、城市个性相结合。立足现有基础,侧重整理和治理,防止大拆大建,特别注重一村一韵、一镇一特、一城一品,注重保护田园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多留遗产,少留遗憾。
恩平牛江镇的炯成楼建于年,计划将作为五邑联合博物馆古建筑纳入保护。
3与旅游的融合将“创森”与旅游强市工作结合起来,以全域旅游为理念,统筹“海、侨、泉、水、山、村、田、林”等诸多旅游要素,建设一批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小镇等森林生态康养旅游基地,川岛、那琴半岛等滨海生态度假旅游基地,拥有众多温泉的温泉生态休闲度假区,以及以开平碉楼、赤坎古镇为代表的华侨文化旅游观光区。
4与改革的融合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江门六新六去行动计划,特别是推进“去低效”,着力改低效用地、低效厂房、低效物业,通过“工改工”“工改医养”“工改科教”“工改公(公园等公共设施)”“工改商住”等措施,为“创森”和公园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空间,营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
蓬江迎宾广场,通过路口低效用地改造为市民运动休闲提供好去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rk/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