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喜讯!
江门又有4个农产品
登榜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号公告,对全国个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在广东省新增11个登记产品中,我市占4个,它们分别是:
◎恩平濑粉
◎鹤山粉葛 ◎恩平大米
◎台山蚝
标志着我市正逐步形成一条具有侨乡特色的质量兴农、品牌富农发展路子,有效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从有“身份”到有“身价”,“侨字号”农业品牌发展已成燎原之势,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这4个产品都有哪些特别之处?
一起来看看!
▼
恩平濑粉
恩平濑粉年产量吨,年产值约万元,选用晚稻米为原料,采用独特的手工制作工艺,经过打粉、和粉、成型、老化、松粉等多道工序制成,水分≤14%,酸度(以湿基计)≤5.0°T,断条率≤10%,具有软、韧、爽、滑的特点。
鹤山粉葛
鹤山粉葛外观呈橄榄形,须根少,无分叉,外皮有轻微皱褶、呈淡棕色,葛肉乳白色。口感甘甜无渣,淀粉含量不低于20g/g,而粗纤维不高于1.2%。鹤山粉葛是独有的细叶粉葛品种,采用无性系繁育技术,总种植面积.67公顷,年产量3.08万吨,产值约2.5亿元。
恩平大米
恩平大米选用抗病性强、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的水稻优质种,以“象牙香占”、“华航31”、“粤香占2号”、“华航48”为主。恩平大米粒长饱满,整齐匀称、垩白率低、米味清香,质地软硬适中,口感好。种植面积2.5万公顷,年产量8.4万吨。
台山蚝
台山蚝个体肥壮、色泽乳白,圆身、无渣、饱满、微黄,肉质嫩美可口,极富营养,有“一大、二肥、三白、四嫩、五脆”的特点,产自台山海域60%咸水和40%淡水交界处,每年11月到来年4月是最佳食用时节。台山海域每年出产台山蚝苗2.5亿板,合25亿粒蚝苗,外供至省内和广西的苗种超过1.5亿板。
走进乡味江门
品牌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粮食、蔬菜、畜禽产量分别占珠三角的1/5-1/3;水产养殖产量居广东省第四位;是广东省第二大马铃薯产业基地、“中国陈皮之乡”、“中国优质丝苗米之乡”……
江门,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所凭的并非只有优厚的资源禀赋、扎实的农业基础,更在于高质量的“侨字号”农产品品牌。蓬江的凉瓜、江海的水果、新会的陈皮、台山的大米、开平的肉鹅、鹤山的红茶、恩平的簕菜……五邑农业“名片”琳琅满目。
5月10日
是第四个中国品牌日,
让我们走进乡味江门,
看品牌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底气
跻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农业品牌建设是贯穿“三农”事业的能量带。做好品牌建设就是牵住了现代农业的“牛鼻子”,攥住了农民增收的钱袋子,把好了农企增强竞争力的油门子。然而,品牌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质量高低难以一眼辨明。因此,高质量的农产品离不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监管体系。去年11月,江门成功跻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到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追溯、风险应急处理,江门织起多层次立体式的“保护网”。
我市在全省首创农业投入品追溯平台,平台共备案农药生产企业86家、经营企业家,打造农药追溯示范点个,追溯链条记载农资产品的“一生”;
建设应用江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公共服务平台,现有进驻农企多家,区域内80%以上在工商注册登记的生产经营主体及其产品实行追溯管理;
全省率先施行溯源加农产品责任保险“农安保”。目前建设“农安保”试点91个,涉及33个农产品品种,保险金额共.2万元,为我市食用农产品安全提供风险防范保障。
助跑
出台农业品牌培育奖励办法
江门从年开始实行《江门市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办法》,带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快农业名牌产品发展。年修改后再次印发,累计奖励超过万元。近日,我市再度出台《江门市农业品牌培育奖励办法》,进一步提高奖励金额、扩大奖励范围,让标准化、品牌化的质量兴农的规划图愈发清晰。
走进新会柑种植基地,立在田野间一根三四米高的白色杆子连接着智能型物联网农业监测设备,它使用太阳能供电,采用综合气象信息物联网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等技术,与新会陈皮大数据平台进行对接,可将监测到的柑场地块的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度等指标实时传输到大数据平台。
“以前新会柑种植没有统一的标准,种植出的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在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现代农业团队专家邓云聪看来,大数据平台的标准化生产,将进一步擦亮新会陈皮优质农产品的“名片”。与此同时,我市以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作为创建品牌的突破口,推行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技术。如推行台山鳗鱼国际标准,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6万多亩;制定《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簕菜及干制品》及牛大力地方标准等,力争为特色农产品开拓更多市场空间。
加码
推进产业融合加速品牌增值
去年11月29日,“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成果发布会在笫十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同期举行,我市新会柑茶、鹤山红茶、台山大米、恩平大米、恩平簕菜、台山鳗鱼和恩平马铃薯纷纷在“粤字号”年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单占有一席之位。其中8个品牌价值过百亿元的品牌,江门就占据2个。
另一方面,我市积极培育壮大农业品牌经营主体。去年共新增培育1家国家级、7家省级、16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增至98家。
新增培育1家国家级、4家省级、11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合作社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最具潜力农民合作社”,1家联合社及1家农业服务公司被评为“广东省十佳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新增6家省级、2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展望
搭建大湾区农业交流合作平台
去年12月中旬,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的举办,再一次把大湾区农业合作发展的目光聚焦江门,也再一次把高质量发展“侨字号”农业品牌推向大湾区乃至更广阔的市场。活动吸引65万人次到场参观,签约(框架协议)重大项目13个、金额达53.81亿元,现场促成销费近0万元。
近年来,江门努力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交流合作力度加大、载体建设扎实推进、项目合作持续加强,大湾区农业的”江门名片”发闪亮。这背后,“侨字号”农业品牌功不可没。
此外,从去年开始,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我市大力推进农产品市场营销“”行动——以“”为工作方向,努力实现“1”系列的工作目标。推进“互联网+农业”,搭建新会陈皮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加快数字农业发展,试水“短视频+网红”营销模式,培育企业网销能力。邀请快手短视频头号网红辛巴和淘宝第一网红薇娅,为我市开平海鸭蛋、新会陈皮等品牌农产品代言,通过直播销售,吸引数千万粉丝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rk/6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