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百年沧桑
那是江门经济文化发源地
在充满人文精神的江门市区,静静地坐落着三条老街,它们被人们称为江门历史文化的“根”。这三条老街分别是明清时期墟顶老街,这里是江门的城市“原点”;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石湾直街老街,这里是江门老城的“圣地”;以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的长堤老街,这里是江门老城的“瑰宝”。这三条老街是近代江门繁荣的历史见证。
年,《借鉴澳门经验,保护和打造江门华侨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被市政协确定为“一号提案”,至今已近4年时间。期间市政协一直积极推进该提案的办理工作,同时也整合了各方力量参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在“一号提案”办理的年多时间里,除了各承办单位之外,市政协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工作中。早在年我市“创文再出发”工作时,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马跃敏同志挂点联系墟顶社区。“当时马跃敏就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我们市知联会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引导全体会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知联会参与社会建设和服务社区探索了新路,树立了社会服务品牌,为日后城市老街区大规模的保护与改造‘先行先试’。”市知联会常务理事、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张超说。
据了解,市知联会汇集了政府部门、建筑、历史文化研究、法律等各行各党外人士中的“精英”或“学者”,他们充分发挥着各自的专业所长,以满腔的激情和热血投入到对江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挖掘工作中,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墟顶一屋
余庆里,旧墟街,一字一画一文物
一草一木一砖瓦,楼宇简朴还旧貌
匠心独运灵感造,重现墟顶旧浮华
企业界投入墟街建设成果之作
参观一屋文化,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撼,曾经熟悉的地方,竟然还隐藏着如此美妙的地方。外面依旧是青砖绿瓦进了门确别有洞天,让人眼前一亮古色古香的吊灯,吊扇,恍如隔世这是门板吗?这是花草吗?真真假假这留声机流淌出来的音乐声,让人驻足一床我在其中指点江山,激昂文字,谈古论今!这里有没有发现什么也?婚纱照还可以在这里看到小巧精致的小桌椅睡美人我看了旁边的歌者半天,也没认出是谁?火车头啊!如果小孩来会喜欢不得了!阳台,茶点窗外,久远的记忆!我在想这喧嚣的城市,难得如此一屋,殊不知这里就是江门的城区发源地,墟顶一屋。在这里谈论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寓意深刻!希望大家都来看看,这个南方小城的故事!来源:综合整理自香樟树、江门五邑海外联谊会、樵山潮人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rk/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