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 >> 江门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速看江海区未来三年人才工作这样做

来源:江门市 时间:2023/12/25
                            

近日,《江海区“人才强区”行动计划(年—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经江海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对全区未来三年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等作重点部署。

《行动计划》指出,要以推动创新驱动和主导产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抢抓“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落实江门市“人才倍增”工程,打响“智汇高新共创未来”人才工作品牌,为高新区(江海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行动计划》明确,到年底要实现人才、载体数量、质量稳步提升,具体包括:

——新引进或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团队1个,实现“零”的突破;

——新引进或培育省级以上领军人才6人,实现数量倍增;

——新引进博士后、博士、硕士超人,进一步满足产业发展人才需求;

——新增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超人,人才总量突破10万人;

——新建博士(后)科研平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双创载体超20个。

《行动计划》围绕育才、引才、用才、留才四方面提出23条符合区域实际的人才工作措施。

一、强化人才培育,增强内生动力

1、制定“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

重点培养党政人才、科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产业工程师、技能人才、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人才、乡村振兴人才、宣传思想文化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博士人才、金融人才、华侨华人人才等13支人才队伍。

2、建立产学研基地、实习基地

探索本地企业与本地院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实习基地的模式,精准培育符合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3、建立人才研修院

探索联合本地高校、职院、党校、培训机构、协会团体共建江海人才研修院,定期开展国情研修、教育培训、项目路演、资智企智对接、学术交流、政策宣讲、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

4、建立人才荣誉激励机制

每年组织“拔尖人才”“高新工匠”“龙溪传人”等评选活动,对获选人才、团队给予补贴奖励,并作广泛宣传报道,提升人才荣誉感。

5、举办各类大赛竞赛

定期组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挑战赛等,以赛促学、以赛选才,让人才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再学习、突破,促进自身能力提升。

6、打造“奋斗青春筑梦江海”青年人才工作品牌

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夏令营”、交流联谊会、学术讲座等活动,组织优秀海内外青年到辖区企业、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参观学习。

二、创新招才模式,形成引智磁场

7、建立人才政策优势

出台《关于支持江海区“5+2”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引育紧缺适用人才的意见》及实施细则,全力打造人才政策洼地。

8、办好人才节活动

打造江海区人才服务月,开展政策宣讲、人才项目对接、企业调研走访等系列活动,推动创新创业人才与专业服务机构、企业开展资智、企智对接。

9、以项目建设吸纳高端人才

积极推进“两中心一基地”、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进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10、建立人才供给基地

加强与高等院校、省级以上科研院所等国内外机构交流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培育输送渠道。

11、建立引才工作站

加强与深圳人才集团等知名企业或机构合作,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重点城市设立“引才工作站”。

三、突出人才赋能,搭建载体平台

12、推进“1+4+N”博士(后)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加强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核心区建设,实现博士后供需、项目招标与洽谈对接,推动有潜力的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平台。

13、推进孵化育成体系建设

开展双创载体“双创升级”“以升促建”行动,着力打造火炬大厦、粤湾云谷、产业加速园、南方职院等标杆示范性孵化育成载体群。

14、推进研发机构体系建设

引导新型研发机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实行市场化运作,带动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跨行业组合,有效贯通基础应用研究、技术产品开发、工程化和产业化。

15、推进科技综合体建设

推进网驿江门智造科技港、电子信息产业港、智能智造港等科技综合体建设,沿金瓯路规划建设“创新创业大道”,建成载体总面积超万平方米。

四、提升服务水平,营造最优人才生态

16、落实人才安居保障

加快人才安居房配建和投入使用,出台人才安居房管理制度。优化高新区人才大厦、高新创智城人才公寓的管理和使用,打造开放共享的人才社区。

17、保障人才子女教育

大力实施教育强区战略,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落实人才子女入学优先措施,积极解决人才子女跨区入学和转学问题。

18、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高标医院新院区,抓实抓细家庭医生签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接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打通人才就医绿色通道。

19、打造多元化人才驿站

完善“优才卡”制度,拓宽和优化“1+3+N”人才驿站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建成1个县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20、加强人才联系服务

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定期开展“问候、问情、问需、问策”工作。

21、搭建人才交流平台

组织开展学术、文化、文体等形式多样的“经纶江海”人才学习交流活动。

22、加强人才政治吸纳

对有参政议政愿望的人才给予支持鼓励和适当的政策倾斜,推荐合适的优秀人才担任市、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23、强化人才归属感

建立高层次人才义工队和民兵队,构建人才价值实现、服务江海发展的全链条,提升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原标题:《速看!江海区未来三年人才工作这样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xs/10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