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没有忘记,在过去三年的口罩时期,各地商圈实体店掀起大规模倒闭潮。
如果有人在那个时间点,拉着你一起去线下开店,你一定会断然拒绝。
无它,因为谁都知道,实体店不好做。
但有一家店在口罩期间,全国各地逆势开店,从年开始,三年时间全国开店60家,而且都!是!直!营!店!
这家店就是安三胖韩国烤肉。据悉,在年9月份,安三胖全国直营店就已经有55家了。
敢于逆势开店,很酷,但这不是我今天想跟你聊的重点,今天的重点是安三胖的开店路径,特别有意思。
这家店的开店路径非常颠覆,对如今的创业者也极具参考,甚至,经过调查我发现,最近很多成功做大的项目,在开店路径上和它可谓异曲同工,其中有一家还将于近期上市。
究竟是什么开店路径?简单总结就是农村包围城市,详细分析如下。
你一定知道很多大品牌在全国开店的一般路径,先从北上广深几个大城市开始,立标杆,打造官方直营店,打出知名度以后,再拓展全国。比如麦当劳、肯德基、西贝等店,基本如是。
但安三胖是从二线城市开始。第一家店开在青岛,后面陆陆续续在山东、安徽、河北等地拓展,每开到一个区域,就做到大众点评韩式烤肉排行榜第一,一直到去年底才在上海开店,而北京的店开业就更晚了,今年才开业,也就是年。
一位接近创始人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的开店思路就是先在二三线城市把店开起来,如果整个收入模型能跑起来,就继续拓展其他有购买力和常住人口比较多的城市,最后才考虑北上广深。
听到这个思路的一瞬间,我想到了喜茶。
喜茶最初叫“皇茶”,他的历史,深圳每一个初高中生都知道。先在广东江门开店,卖火了以后,把店拓展到深圳,结果被深圳各路抄袭党抄走。不仅抄袭,还有人抢先注册皇茶的商标,于是皇茶的创始人,也就是如今喜茶的老板,不得不放弃皇茶这个品牌,注册了喜茶。
所以,喜茶从根上发家于江门,在江门验证商业模式以后,再拓展深圳,走向全国。而江门这个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都不用说,是一个出了广东都没几个人知道的地方。
另一家近期马上IPO的茶百道,定位高于蜜雪冰城,而又低于喜茶。那些消费水平够不到喜茶,但又不想喝蜜雪冰城的用户,就选择了茶百道,而茶百道更是以加盟的形式,占据了中国县城和三四线城市。
刚刚提到的蜜雪冰城,是下沉市场知名代表,在下沉市场跑通商业模型并打出声量以后,才在北上广深开店。
除了上面说的这几家,某品牌的辣椒炒肉,某炸串等,基本都是先从二三四线城市做起,跑通商业模型后,基于一二三四线人性的共通之处,再走向全国,最后走向一线城市。
用三四线的星星之火,燎一二线之原。这套打法如今非常实用,原因是大环境变了。
首先,各地的基建和生活水平经过城市化大基建狂奔建设后都大差不差,一线城市除了房价贵一点,收入高一点,实际生活上面并不会领先二三线城市多少,甚至并不领先。比如以前大城市才有的大商场如万达广场等,如今也在很多小县城落地。
其次,中国人的统一性也利于市场快速拓展,无神论国家,各地没有纷繁宗教信仰。各地饮食习惯虽有细节不同,但被改革开放洗礼过的老百姓,对全球各地美食都保持尝鲜心态。
所以,如果能在某一个地方验证了商业模型,在其他地方大概率也没什么问题。
创业者不再像从前那样迷恋大城市,是因为在下沉市场打样具备显著优势——成本可控。租金成本,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等,在二三线城市进行模型测试花钱更少,但又不影响效果。这套打法对于一些客单价不那么高的品类,尤其值得一试。
在去年这个时候,听说安三胖月度流水就5个多亿了。
如今,茶百道也要上市了。
蜜雪冰城更是高歌猛进,开到了土澳,成了跨国公司。
所以,别再傻傻待在北上广深搞事情了,大城市赚钱碾压小城市的时代过去了。除了科技、生物医药、互联网等人才密度高的行业,大部分行业都可以在二三线城市进行灰度测试。
县域经济正在崛起,并具备用更低成本改变世界的可能。你在北上深吃不饱饭,别人在二三线日赚几万。一些伟大的梦想,可能都源于二三线城市街头几个想赚点钱的小老板。
最后,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xs/1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