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 >> 江门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江门日报专访新会区领导文彦梁明建

来源:江门市 时间:2018-9-18

时隔一年,新会选择在深圳举办大型的引资引智推介会,发展经济和吸引人才的决心可见一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即将出台,这次的推介会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日前,新会区委书记文彦、区长梁明建接受了江门日报的专访。

谈加快发展——一靠人才二靠新兴生产力

  江报:时隔一年,新会区再次在深圳举办引资引智推介会,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

  文彦:在深圳举办引资引智推介会,一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更好地宣传推介新会的投资价值,二是传递出新会区党委政府发展实体经济的决心和自信。这是新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新会承担江门加快发展主力军的现实需求。

  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中,新会可以说是最有发展前景、发展空间的区域。深圳是重要的科技创新之城,大量的工业企业不得不外溢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方向是对的,但我们的引资引智工作也不仅仅局限在深圳。

  江报:新会要加快发展,需要什么?

  文彦:改革开放以来,新会错过了很多发展机遇,导致我们在发展速度上落后于珠三角先发地区。总结过往的经验和教训,下来我认为一要靠人才,因为没有人才,城市的发展就没有活力;二要靠新兴生产力,需要有有活力的产业来支撑新会的高质量发展。

为此,我们作了很大的牺牲,在新会区的黄金地段,以后新会CBD的核心区,按照科研用地的价格出让,着力打造以启超大道和今洲路为主轴的创新走廊,已经布局了中科创新广场、中集智库等一批创新载体,这里今后将会诞生出很多新兴的产业,新会发展的新动力会从这里走出来。

谈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江报:作为大湾区最具发展潜力和空间的区域,新会如何做好高质量发展这篇文章?

  文彦:坦白地说,与珠三角先发地区相比,新会的产业体系的水平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从我们的GDP占比中可以看到,传统的、非高科技的、劳动密集型的占相当大的比重。为此,要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我们必须在在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上寻求新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对新会来说,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培育“+N”产业体系,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从“”到“+N”,说明我们既要发展、壮大、提升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传统产业,也要不断完善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大力培育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将产业发展动力转换到创新驱动上来。

  江报:这是否意味着新会的三个万亩园区承担起更多的使命?

  文彦:是的。工业基础一直以来就是新会的底蕴所在,按照市委的部署,我们的三大万亩园区四大片区,是承载整个江门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新引擎,围绕打造全省一流产业园区目标,我们这些年来可以说是倾力投入建设。

可喜的是,目前,三个万亩园区四大片区的前期征收地、土地平整陆续开展,招商中心已经建成,有一批项目会在近期进入轰轰烈烈的建设期,相信一年多时间后,这里将会涌现出一批现代化企业,其中不乏百亿级的企业。

谈招商引资——首要是抓好万亩园区和创新走廊建设

  江报:今年是江门市的“招商引资突破年”,新会如何抓好这条“生命线”?

  梁明建:工业是新会的立区之本,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按照市招商引资突破年部署要求,坚持招大、招新、招优,创新思路、多点发力。

  首要工作就是抓好平台建设,一方面是要高标准打造3大万亩园区,全力做好系列规划、土地指标、林地指标报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工作。另一方面是要积极打造以启超大道和今洲路为主轴的“创新走廊”,整合中科创新广场、中集智库、中科生物医药装备项目、国家级珠西综合质量检测服务平台等载体。可以说,这些年我们的园区一直处于打基础的阶段,随着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整个发展格局已经出来了,接下来我们的园区将迎来一个大发展阶段。

  还有我们的四大传统产业,现在也都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事实上这些传统产业都有很大的活力,都是藏富于民的产业,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做好行业的规范整治,整体包装推介,不断扩大他们的品牌影响力。

  江报:接下来还有什么计划?

  梁明建: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一个地区招商引资的重要因素。近期,我们出台了《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方案(试行)》,倒逼全区各单位围绕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和“审批时限50天”两大目标,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办成事,助力投资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下半年,我们还将继续落实“一把手”带头招商,由区、镇主要领导带队到北京、大连、香港等地开展产业招商。充分发挥新会“黄金十条”作用,创新开展中介招商、以商引商和协会招商,广泛借用企业家、招商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华侨华人社团等丰富招商资源,探索成立市场化运营的专业招商机构,推动优质项目落户。

谈人才引进——新会是人才实现“双创”梦想的最佳地

  江报:我们注意到这次推介会新增了“引智”的主题,请问新会在人才引进上作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文彦:这一年来我们在教育上的投入力度很大,包括新建了圭峰小学(东校区)、实验小学(文华校区)两所公办学校,以及广雅学校、广外附设外国语学校两所民办学校。今年将新会高级技校和冈州职校进行整合,申办全省第一个县级技术师范学院。相信这些教育资源都将为新会今后的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在人才的引进上,我们去年出台了全市力度最大的人才政策,这个政策的标准是对标顺德的,同时还有一系列的“保姆式”的服务体系,有相当便利的产业成果转换渠道,不仅让他们在新会能够有一个舒适的创业创新环境,更希望让他们在新会找到家的感觉。

  江报:通过这些政策的带动,取得了哪些效果?

  文彦:通过这一年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抓人才工作,我们确实尝到了甜头。比如说,去年底,我们就成功引进了两个世界级团队,今年又有一批来申请,有些项目是院士、千人计划、国家课题组组长来领衔做,这些团队来到新会直接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观念新技术,这更加加大了新会在引智工作上的决心。

在招商引资里有句话叫“以商引商”,在引进人才上可以叫“以智引智”,人才也是有集聚效应,他们觉得这个地方好,就一定跟其他的人才团队分享。我很有信心地告诉他们,新会一定是你们能够实现创业创新梦想的最佳地!

谈城市品质既要高起点谋划新城,也要注重旧城升级改造

  江报:围绕珠西枢纽门户的定位,新会在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上有怎样的布局谋划?

  梁明建:这一年来,我们依托“一枢纽两新城三园区”,大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程,高起点谋划新城建设,可以说城市品质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珠西枢纽新城上,我们充分发挥珠西枢纽江门站的作用,推动万达广场、富力城央综合体、珠西金融中心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建设,打造以启超大道为中轴的枢纽新城商圈。此外,还陆续规划建设一批公园、学校、医院、市场等综合配套设施,相信建好之后,真正能够把珠西枢纽门户这一品质凸显出来。

  在银湖湾滨海新城上,我们首要工作是邀请高水平团队,做好新城整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规划编制,把新城的基础打好,然后科学布局一批休闲度假、海洋科技等高端产业,将其打造称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和宜游宜居宜业国际化滨海新城。

  江报:高标准谋划新城的同时,旧城的改造如何?

  梁明建:当然,在高起点谋划新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旧城的升级改造。我们计划打造城市慢行系统,升级改造马山、玉湖、北湖公园,串联起中心园林区的主要景观,以后这片区域将会是江门最漂亮的休闲娱乐场所。仁寿路步行街,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把冈州古城的风韵展示出来,并且商业定位必须与枢纽新城形成错位。江会路沿线逐步引导美达锦纶、水果批发市场搬迁,推进这一区域的商住开发,打通三区融合发展的节点。

  此外,我们这一年来主推的交通微循环工作也卓有成效,出发点就是以微循环形成大循环,真正打通旧城的毛细血管,破解城市的拥堵问题。

  总的来说,新会要发展城市经济,城市的品味一定要提升上来,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加快融入三区的发展,更有利于在整个大湾区中打造“一小时生活圈”发挥积极作用。

新会微区长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xw/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