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楼、阁、
轩、榭、廊、舫。
千百年来,
中国古建筑以其独有的魅力
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这些散落在神州大地的古建筑
在历史长河中,不因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
相反,经过时间洗礼的它们
愈发地恬静温婉、更显风采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___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__September
9
藉此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之际,为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让市民群众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感受古建之美,我馆将于金秋9月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白沙祠举办年白沙文化节之“古建南韵”系列活动,请各位收下这份诚意满满的邀请函吧!
9月19日,“古建南韵”系列活动将集结琴韵悠扬庆中秋古筝雅集、古风亭子制作活动、建筑文化课堂等三大社教活动,带领大家了解白沙祠建筑历史与文化,同时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欢迎市民报名参加,我们在陈白沙纪念馆等着你!
除了这些活动外,
还有更多白沙文化之美
等你来发现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HAPPYMID-AUTUMNFESTIVAL
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与春节齐名的
至明清时已成为
盛行于宋朝
始于唐朝初年
中
秋
节
中秋
佳节
Traditional
Festival
马远《月下把杯图》
“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中秋”二字,早在《周礼》中便已出现.
是哪个朝代将“中秋节”三个字
镌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呢?
宋代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
在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中,
头一次为这个节日定了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后千年,东坡旧词绕绕在中秋月圆
的繁灯中……
古人爱月,阴晴圆缺皆可成诗
古人爱醉,醉眼朦胧尽是美景
古人爱筝,撩拨琴弦诉尽哀肠。
秋色撩人,清风送月,又是一年中秋好时节,藉此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我馆将邀请岑思桦老师在陈白沙纪念馆开展琴韵悠扬庆中秋古筝雅集活动。
中
秋
8月风雅颂古筝雅集活动剪影
古筝文化简介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形成流传于秦地(今陕西一带),史称秦筝。随着历史的变迁,流传到全国及周遍不少地区。中国古筝艺术从文献上看,最早在《史记·李斯列传》中便提到“击筑弹筝”,这是第一次出现“筝”字,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筝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描绘了筝的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弛的境地。
HAPPYMID-AUTUMNFESTIVAL
资料
链接
古亭
亭,为山水点睛
山有亭钟灵毓秀
水有亭波澜生风
总能窥探到山水美意
溢出人世情怀
陈白沙纪念馆里的亭子
亭子,常常能在古人话语里领略到它的风采: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醉翁亭;或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残荷亭;或是张岱寒雪时分,独自前往的湖心亭;又或是沧浪亭、荷风四面亭、月来风到亭……
资料
链接
明代造园专著《园冶》里说造园的最高艺术造诣莫过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那些值得玩味的亭子确乎如此,从不凌驾于自然之上,也从不回避人工的精妙。
特邀嘉宾
岑思桦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二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箜篌专业委员会会员、广东省古筝学会会员、江门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江门市合唱协会会员、江门市文化馆女子中乐团古筝首席乐手、江门市蓬江区文化馆蓬韵尚乐民乐团古筝首席乐手、江门市盛世筝团团长。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颁发师资认证,资深古筝教师,现任汐音古筝文化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活动报名
系列活动一
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琴韵悠扬庆中秋古筝雅集
活动时间:9月19日下午2:30-4:30
活动地点:陈白沙纪念馆第三展厅
招募人数:20人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xw/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