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 >> 江门市政治 >> 正文 >> 正文

高水平大学如何培养未来大先生

来源:江门市 时间:2024/11/29

“作为首届学员,我深感责任重大,迫切希望增进自己的本领,扎实走好迈向‘未来大先生’的每一步。”在近日清华大学举行的首届“国优计划”开班仪式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邵瑞朋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这学期,来自15个院系的32名本科应届推免生和在读研究生正式入选清华大学“国优计划”,成为教师“预备役”中的一员。

今年7月,教育部启动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简称“国优计划”)。从年起,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旨在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首批由清华大学等30所试点高校承担培养任务,重点培养科学类课程教师。

目前,首批学生遴选完成,各校培养工作全面展开。高水平高校为何加入教师教育?高水平高校如何走出教师教育的新路,如何培养出未来的“大先生”?

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路

从镇小到县中,再到全省最好的高中,区域间教育的巨大差异让邵瑞朋逐渐萌生了从教的想法。大学期间,他曾前往广东江门支教,并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本科生微积分课程的助教。

邵瑞朋庆幸自己在求学道路中遇到了几位好老师。“当我还没有接触更广阔的世界的时候,他们给了我自主学习的契机,帮我打破了认知的天花板,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这种积极的影响一直到今天都还在发挥作用。”

中国从没有哪一个时代这样急切地需要高素质教师。“培养自主创新的科技人才,造就支撑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科学家,成为新时代的战略需要。但当前我国研究生层次的高水平教师培养明显不足,高水平创新型科学教师还相当缺乏。”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未来学校与教师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时见说。

据统计,年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仅为3.1%,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为13%。而经合组织(OECD)国家初中教师中的硕士研究生平均比例约为45%。

强教必先强师。目前,我国举办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所,数量众多,但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占比不高;师范生培养体量不小,但学科结构和培养层次有待优化。

其实,早在21世纪初,我国就提出要实现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体系,鼓励高水平大学参加中小学教师的培养。随之,一系列鼓励和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相关政策先后出台。“国优计划”的启动实施成为推进剂和加速器。

事实上,近年来中小学新任教师的学历背景正悄然发生变化。南京大学的就业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有多名硕士、博士毕业生赴中小学任教。

“名校硕士、博士去中小学任教绝不是大材小用。”北京十一学校人力资源部主任罗寰宇表示,高水平大学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在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上具备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他们的思维方式和高站位的视角能够更好地启迪学生成长,他们对科技领域最新动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zz/11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