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yunweituan.com/m/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40年,更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的40年。11月16日,中国城镇化研究40年暨吴友仁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展开讨论。中国城镇化研究四十年:城市化的本质是现代化上世纪70年代,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吴友仁教授在文章中写到:“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城市化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出现了城市群的过程。”“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不高,但也出现了一些城镇群的萌芽,如辽南(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等)等城镇群、宁沪铁路沿线的城镇群(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株洲—湘潭—长沙,以及广州—佛山—江门城镇群。它们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相互促进。这可能是城市化的一种必然现象。”“这两段话明确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也前瞻性地提出城市群(都市群)的发展,反映了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翟国方说。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周义安指出,“吴友仁先生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首开中国城镇化研究的先河。他在文章中定义了城市化的概念,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的经验,总结了我国城乡面貌的巨变,并预测了本世纪末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后续中国本土城镇化研究打下理论基础。这篇文章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成果。”随着新情况、新问题出现,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将会怎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何兴华认为,“目前,城镇化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增长与收缩并存,要将乡村振兴纳入城镇化研究的范畴,弱化与户籍挂钩的政策。城镇化涉及到整个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的根本性改变,在中国,要从农业文明为底色的传统社会发展成现代社会,推动农民转变成公民是非常艰难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耕种从农业进入市场,需要各种要素的参与重组,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原有的解释框架也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认为,未来在现有城镇化当中要坚持三个导向,第一,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发展作为根本的目标。现代化不一定只是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实现。第二,城乡融合应该是我们的基本语境。第三,以生态文明为基本底线。城镇化发展:县(市)域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周义安表示,“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是国家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需要几百年的路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之同时,中国的城镇化研究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引起了全世界学术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zz/1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