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 >> 江门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对粤港澳大湾区充满期待启迪之星带您

来源:江门市 时间:2019-4-1

一个有温度的孵化器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共十一章,四十一小节,它指出要依托香港、澳门作为自由开放经济体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优势,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好融入全球市场体系,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戳蓝字可看全文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在长达两万七千多字的长文中,也有着不少江门的元素。

《纲要》里的“江门”元素

1.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

2.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

3.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4.积极推进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中国(江门、增城)“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等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

5.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

6.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后,令江门这座大湾区城市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大家纷纷看好具有“洼地效应”并且“双创”基础扎实的江门在大湾区时代的发展前景。

年,江门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和广东省唯一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市,在城市规模上虽不能和一、二线城市比拟、但江门有其独特的切入点,敢“闯”会“创”,发展草根经济,从政策、资金、平台等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开创了一种独有“江门模式”,打造全国“小微双创”之都、全球华侨华人双创之城,形成创新型经济发展格局。

        

正是看中了江门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和优越的政策环境,年,启迪之星选择江门作为在珠三角设立的第一个点。

启迪之星(江门)为启迪之星第16区,自年落地江门以来,启迪之星(江门)孵化器依托清华科技园在投资、孵化、园区运营、产业整合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孵化服务+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开放平台”的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打造创新创业航母,助力江门市小微双创工作。落地运营七个月就荣获国家级众创空间资质,也是江门市唯一一家两年蝉联广东省优秀A级(最高级)众创空间。

“四位一体”的孵化模式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让我们走进启迪之星(江门)这个大家庭

▲每周/期的“天使面对面”活动

(“天使面对面”是由启迪之星精心打造的创业、投资对接平台,每期邀请专业投资人和创业企业参加,力求在小范围内促成创业者与天使投资人的面对面交流,致力于为有创业想法或正在创业的团队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掌门人成长计划—中国青创板"—江门市青创营

("掌门人成长计划"是由团江门市委主办,启迪之星(江门)等单位承办,活动对4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掌门从创业辅导、素质提升、资源整合、政策服务、财税风险、品牌营销、商业模式、产业对接等领域进行系统性集训。)

▲掌门人成长计划第二期课程—企业实地走访调研

▲启迪之星(江门)巾帼创客滁州行活动

(本次活动启迪之星(江门)入孵企业广东华辉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启迪之星(滁州)“壹计划·琅琊榜”女性专场活动一等奖,活动充分发挥在启迪之星创新高铁网络下促使入孵企业对接全国各地创业资源的作用。)

▲启迪之星(江门)与江海区人民政府签订共建孵化器二期合作框架协议

▲每周/期"CE0俱乐部"专场活动

("CE0俱乐部"是启迪之星提供所有入孵企业CE0进行企业交流、资源互补、项目合作的专场活动,致力于提供企业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

▲不定期展开创客运动或节日活动

(工作固然重要,身体健康也不可忽视,启迪之星(江门)不定期展开各类创客运动,保障健康;邀请企业参与各种节日活动,增进启迪家人之间的感情,启迪一家其乐融融。)

身处湾区,启迪之星(江门)将积极链接启迪之星全球孵化资源,加强与其他孵化器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为助力江门拥抱湾区经济不断努力。

创业的价值链要在不同的城市进行布局,利用各地的优势和支持实现创业梦。启迪之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布局还有深圳和香港。

启迪之星(深圳)

启迪之星(深圳)是启迪之星在全国建立的第个孵化基地,坐落于南山区科技大厦1期5楼,面积共达㎡,孵化领域涵盖TMT、人工智能产业等相关产业。启迪之星(深圳)通过“孵化服务+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开放平台”的商业模式,依托清华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清华i-Space、南方科技大学、中科院等相关单位的强大的资源吸附和汇聚能力,大力推进深圳创新创业服务。

延伸阅读:

▲创业密度聚集地,启迪之星创新高铁时代区深圳站欢迎你!

▲启迪之星深圳与前海科控签约,构建前海科技创新产业

▲启迪之星深圳总经理隋建锋:启迪之星布局东盟,链接当地高科技产业

启迪之星(香港)

启迪之星(香港)是启迪之星区,凭借启迪之星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结合香港本地实情,启迪之星(香港)立意成为香港初创企业孵化成长,及商业化产业化发展的首选平台。同时立足香港优势,为香港初创企业进入内地市场提供实际推广网络,助力创新者于大湾区及更大范围快速成长发展。

延伸阅读:

▲启迪之星香港启航,征途是星辰大海……

▲陪伴独角兽一同成长,启迪之星(香港)实习计划带你手摘“星”辰!

▲年启迪之星(香港)力推国际拓展服务,吹响启迪之星服务企业国际化集结号

启迪之星很乐意帮助创业者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实现自我价值和地方经济社会繁荣的共赢发展,如果您有任何需求和合作可以联系我们~

·福·利·来·啦·

有人说,《纲要》太长看不懂?不想看?没关系,往下看,启迪之星(江门)帮你做好了笔记,一文带你纵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蓝图!

《纲要》四大重点

重点1: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纲要》指出,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重点2: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围绕信息消费、新型健康技术、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服务业、高性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形成以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

重点3: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

金融方面也将有重大改革,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重点4: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

《纲要》提出,要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纲要》的方方面面

粤港澳大湾区的范围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约万人,经济总量10万亿。

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战略定位

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间

规划保质期16年,年大湾区形成创新经济体

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布局

极点带动。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

轴带支撑。依托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与港口群和机场群,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轴带,形成主要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

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

◆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

◆深圳和香港合作开发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

◆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

◆澳门和中山深度合作,拓展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空间;

◆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滨海湾地区;

◆佛山南海搭建粤港澳市场互联、人才信息技术等经济要素互通的桥梁。

粤港澳大湾区要做哪些大事

■科技创新

1.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2.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

3.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4.研究实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

5.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基础设施

1.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

2.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3.推进大湾区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

4.推动珠三角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大湾区热点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全覆盖。

5.推动降低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并积极开展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的可行性研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现代产业

1.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2.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

3.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以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4.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金融服务

1.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

2.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

3.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

4.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

■宜居宜业宜游

1.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2.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对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内地就读的学生,实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交通、旅游门票等优惠政策。

3.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推动实现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顺利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4.优化珠三角地区“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外国人在大湾区旅游观光。

5.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

6.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等手段,不断提高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使用便利化水平。

■共同参与一带一路

1.支持粤港澳加强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及人文交流。

2.强化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支持澳门以适当方式与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展合作。

3.支持香港成为解决“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资和商业争议的服务中心。

4.支持香港、澳门依法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名义或者其他适当形式,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参加有关国际组织。

5.支持香港在亚投行运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澳门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加入亚投行,支持丝路基金及相关金融机构在香港、澳门设立分支机构。

■打出6张城市文化牌

广州: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

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

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澳门: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交流中心;

香港:发挥中西方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圳:大力发展时尚文化产业。

■Over■

编辑:栗子/部分内容来源于江门日报、新华社等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
CCTV品牌影响力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ls/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