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里有灭火器吗?”
“有!”
“你会用吗?”
“我会!”
这是9月7日14时58分
当看到校巴着火冒烟后
江门边检官兵
殷子辉与宁华建之间
一段简短的对话
65秒他们奋不顾身
完成46名小学生的生命接力
事发现场图
▼
话音刚刚落下,宁华建快速开启警车后备箱拿出车载灭火器奔向着火校巴,协助校巴司机灭火。殷子辉立即冲向浓烟滚滚的校巴投入救援之中。而车上另一名边检官兵罗俊林则快速拿出手机拨打报警,告知消防官兵现场情况和具体位置。“挂断电话后,我看到殷子辉已经站在校巴车门口,并从上面抱下一名小孩,我赶紧跑上去救援。”罗俊林说,由于当时风较大,火势迅猛,浓烟滚滚并不断蔓延,他意识到情况已经变得非常紧急。
时间就是生命!
此时,宁华建手中的灭火器已经用完了,得知校巴上还有个灭火器,他又转身拿起校巴车上的灭火器,继续与大火顽强搏斗,有效延缓了大火从车底向车厢内的蔓延速度,为成功撤离车内人员赢得了宝贵的“生死一分钟”。
“赶紧下车!快!快!再快!”殷子辉对校巴上的学生们说:“捂住鼻子,不要害怕,叔叔抱你们下车!”他抱一个,战友罗俊林就接一个,在短短65秒的时间里,他们迎着热浪将46名小学生用双手从校巴中抢出,几乎是一秒多钟抢救一个学生,奋力完成了一场生命接力!
“当时情况混乱,我必须重返车内确保万无一失,如果因为我的失察致使个别人受伤害,我会一辈子内疚不安。”当最后1名小学生被抱下车,大火已从车厢内蹿出车门,考虑到车上除了老师其他都是自救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殷子辉义无反顾,孤身一人又冲上了已被大火和浓烟吞噬的校巴,快速确认车上已全员撤离后,才最后离开了起火校巴。罗俊林说:“殷子辉从车上下来后,由于被浓烟呛到,我看到他朝着地面咳嗽了多下。”
车流不息和惊慌失措的学生,加上现场浓烟滚滚,极大影响了其他车道上行驶车辆司机的视线,3名官兵意识到必须马上将学生转移至安全地带。“我们首先想到了用车辆转移师生,但装备车辆、高速公路维修车和前来帮忙的好心群众车辆运载能力有限,来回穿梭在高速路上也很困难,而且学生停留在原地也不安全。”罗俊林告诉记者,伴随着“砰”的一声,着火校巴左前轮突然爆炸,校巴的铁质框架被烧得开始脱落。
他们意识到,不能再等了!
于是,3人商量决定将学生排成路纵队,沿着最右侧路肩向前方米处的收费站转移。3名官兵各司其职,宁华建在队伍前方,一边观察路面车流,一边引导转移队伍,还不时用言语安抚小学生,确保学生们情绪稳定、尽快转移;罗俊林在队伍最后方,警戒身后高速行驶的车辆,避免发生事故,用身体作为队伍的最后一道防线;殷子辉则驾驶装备车辆打开双闪灯,与一辆高速公路维修车和一辆群众车辆在行进队伍左侧缓缓行驶,为小学生有序前进构建安全屏障。
将师生安全转移至收费站并交给收费站工作人员看护后,3名官兵终于松了口气,为了不阻碍高速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也因为要继续赶考,他们来不及与师生道别便默默离开,继续登车赶路。
三名让人敬佩的边检官兵
▼
殷子辉(左)、宁华建(中)、罗俊林(右)
从现场监控视频来看,整个救援过程从发现险情、停车救援到安全转移,仅用了11分30秒,47名师生和1名司机无一人伤亡。当事人李广英老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他们帮助的话,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没有下来,后果都是很严重的。
面对突发险情,他们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体现了对党信念坚定、对人民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面对危险,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于身外,临危不惧,始终战斗在危险最前线,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的先锋形象。就在今天(10月5日)
市委书记林应武
到江门边检站调研期间
专程慰问了他们三人
并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向三名官兵学习
10月5日,市委书记林应武到江门边检站调研期间,专程慰问勇救46名小学生的罗俊林、殷子辉、宁华建3名党员官兵。林应武强调,要把这一事迹作为“两学一做”的先进典型总结好、宣传好、弘扬好,向全社会注入正能量。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要学习他们听党指挥、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崇高精神,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遇到突发事件,反应如此迅速,三名边检官兵值得所有人点ZAN!但,英雄绝非偶然,他们三人从警数载,百炼成钢。事件发生后,路过的热心群众将3名官兵的救援图片和小视频上传到网络后,他们随即成为“网红”,在全社会掀起了弘扬新风尚、传播正能量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短短的一天里,就有00多万名网友点赞。
不久,江门有3名“青年英雄”
霸占了各大媒体新闻的头条
▼
罗俊林、殷子辉、宁华建见义勇为事迹受到多家媒体集体四川白癜风医院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ms/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