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上午,恩平黄冈实验中学的语文课堂上,知识“密度”极高,氛围十分火热。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科知识拓展到思辨能力,讲台上,教师资中勇就像一个引路人,带着学生们一起泛舟书海、拥抱经典、亲近圣哲。讲台上,资中勇就像一个引路人,带着学生们泛舟书海、拥抱经典、亲近圣哲。资中勇是南开大学现代汉语语法学博士,曾在上海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今年9月,他从浙江绍兴来到恩平,入职恩平黄冈实验中学。这位有着37年教龄的资深语文老师,成了恩平教育的“一枚新兵”,也是恩平引进的首位教育博士。在校园里,资中勇除了承担着语文教学工作,还要做班主任。短短2个多月,他已经爱上了这个温暖的校园:“这里的老师综合素养高、很有奉献精神,学生也聪敏可爱。工作虽然忙碌,节奏也很快,但我心里很踏实很快乐!”资中勇和孩子们像好朋友一样亲密。为何来恩平?资中勇坦言,这是第二次选择恩平了。今年春节前,他看到了恩平黄冈实验中学的招聘信息。他抱着一试的态度来应聘,只交谈了1小时就签下合同。“我十分认同学校的‘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让每个孩子都得到理想的发展’的育人目标。这里不仅有非常好的学校氛围,更有对教育人才的珍视。”资中勇说。但由于家庭原因,在学校任教1个月后,资中勇回到了浙江。离开后,校领导的关怀照顾以及跟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让他难以忘怀。“付永华校长带领的校领导班子对教师的管理充满人文关怀,让我感觉到温暖有爱。我和孩子们也像好朋友一样亲密,课后他们还会掐准时间在校园‘偶遇’我。我走后,他们都很不舍,发信息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最终,他被这些暖心的人和事打动,再次回到恩平。资中勇的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他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既遵循传统的教育规律,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更创新开展大单元教学,在课堂上注重引申和拓展。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课堂外,资中勇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扩大着“木桶”的容积,为学生注入知识的清泉。资中勇是恩平首位教育博士。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教育人才队伍。今年,恩平被立项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新起点上提质教师队伍,更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恩平努力做好“引、育、用、留”四篇人才文章,着力打造一支“留得住、育得出、用得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以“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决心引才。恩平市教育局不仅通过人社部门在网上招聘,还组成“引才团”,带着教师岗位到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教育领域优秀院校,推介恩平和恩平教育,向莘莘学子发出“来恩留恩”的诚挚邀请。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恒心育才。恩平成立5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工作站,发挥名校长、专家的“头雁作用”,指导各学段校(园)长及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培养学员成为当地以至在广东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校长、名教师和名班主任。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真心用才。通过举办同课异构优质课评选活动、名师优课展示活动、名师大讲堂等,恩平进一步优化教育人才发展环境,为教育人才提供成长舞台、施展空间,推动学校在培育优秀师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实现跨越式的提升。以“礼贤下士、宾至如归”的诚心留才。恩平设置教师引进激励机制,对获聘用的国家级、省级、名校长、地级市级名校长,正高级、特级教师,博硕士等教育高层次人才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奖励金额从30万元至5万元不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层次教育人才向恩平集聚。“这里山清水秀、交通方便,我很喜欢恩平。”资中勇说,将持续在教育教学上寻求新的探索和突破,培养有家国情怀、世界视野,懂感恩、负责任、敢担当,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助力恩平黄冈实验中学建设江门市一流、广东省品牌名校,为恩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周柳妤张婧媛受访者提供周柳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xs/1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