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细胞线”江门空调以出口为主,以下的小订单较多,普遍的长线生产模式并不适合,因此在顺德时便开始尝试采用在日本企业基于精益管理而采用的CELL线,江门建厂时进行了二次优化,米长的生产线最终缩短到了80米,在产品检验前的所有组装的工作集成到了一个工序,12个人每个人都独立完成组装,而不是像长线上那样每个人各做一个环节。有了这样的“细胞线”,即使有人效率低,也不会影响到下一道工序和整个线体的效率。整个线体处在稳定产出的状态而受异常影响小。江门空调制造部副部长武军介绍说,这条线40人就能完成此前60人的工作,单台制造效率目前是行业中最高的。这条生产线不仅效率高,而且堪称“黄埔军校”,“从这条线上下来的都是多能工,长线上的很多岗位都能顶上去,班组长的储备人选是优先考虑这些多能工的”。“伸手入库”“基地规划时,就把物流当做百年工程来做。”武军介绍说,工厂建设时就在“物流先行”的理念下,合理布置产线及物料输送线、引入先进的物流装备,以机器替代人,实现物流作业自动化。武军告诉记者,江门空调已经正常投入使用AGV56辆,并形成了网络化的布局,是行业内投入网络化AGV最高多的工厂,所谓网络化,是指通过联网的方式实现人对AGV的即时呼叫,按下操作台上的红色按键,AGV就接受到了指令自动自动送料,“人机对话”取代了“人人对话”。物流专业毕业的黎燕君对AGV非常熟悉,她告诉记者,与大多数工厂采用的“单行线”不同,江门空调的AGV是双向行驶的。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种潜伏式双向AGV可以原地调头,这样不仅可以送料,还可以拉着空物料车返回,同时还配有“智能交通”系统,对向行驶的AGV可以错车避让。“初步测算,AGV利用率提高了15%。”黎燕君表示,目前大部分小料,已经实现了从仓库到线体的全程AGV,而大件物料都是通过各种皮带线、提升机运输,基本在生产现场是看不到有人在开着物料车跑。“无人仓库”走进江门空调的成品仓库,让记者惊讶的不仅是九台动作敏捷的机械手,更惊奇的是偌大的仓库竟然只有三个人在工作。设备部工程师李争华兴奋地对记者说,将来的终极目标是建成“无人仓库”。为了搭建“无人仓库”,李争华等工程师不仅跑了很多同行的工厂,还去食品等快消品行业的工厂找灵感。根据内机较轻较长的特点,采用了食品行业的螺旋式垂直输送线,提升了物流效率,外机则仍采用垂直提升机。信息化平台的采用,则是“无人仓库”的又一关键所在,产品有条形码,木托盘上也有了条形码,这两种条码可以在WMS系统里集中绑定,机器人扫描产品条码,就能自动读取产品和包装信息,自动调整高度进行码垛。叉车司机通过车载扫码枪读取托盘信息,系统自动分配库位将整托盘货物快速入库,同时还设置了两个“等待位”,时间节省一半,通过这些改变,叉车工从16人减为了2人,盘点效率、出库效率也大为提高。在仓库的一个角落里,还有一台WMS服务器正在调试,将来将整月计划输入后,可以自动调整垛形并传输给机器人。利用新基地建设,空调公司在江门工厂推进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为实现工业4.0、实现无人化智能制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zz/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