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文炽,男,年出生,籍贯广东台山三八白沙(原属三八镇)新余洞美村。旅美电子教育家、教授。
1大事记
从年起的22年时间,邝文炽致力于家乡教育事业,先后为台山教育电视台、台山政协大楼、洞美文化中心等10多项工程捐资,倡办溯源电子学校,独捐遒仓中学,牵头新建培正中学,并为完善这3所学校而操劳。邝文炽及其儿女为家乡捐资累计超过万港元。年,邝文炽被授予江门市荣誉市民称号,年被授予台山市荣誉市民称号。
2创办全国第一所侨办中专
回顾办学之路,就要追溯至《溯源月刊》的创办,早在年,台山溯源堂雷方邝三姓宗亲,发起办月刊和建大楼、办溯源中学的倡议。大楼于年开始兴建,年落成,是一幢气势恢宏的“台山洋楼”。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溯源月刊》被迫停刊,大楼被军队征用,用大楼办学校的计划被搁置。抗战胜利后的-年,利用大楼办了4年小学。解放后,大楼被台山县委用作办公及大型会议期间的招待所。改革开放后,很多华侨回来,并希望复办学校。
年,政府将大楼归还雷方邝溯源堂管理,复校工作也随即展开。当时,邝文炽在香港开办了一间东南无线电专科学校,很多华侨就向邝文炽求教如何办学。邝文炽说:“当时,我预测,未来中国的科技必然会蓬勃发展,不如就办科技学校,由我负责办电子学校。”从那以后,他就回乡筹办溯源电子学校。当时的溯源堂大楼因为缺乏维修而四周萧条。邝文炽说:“虽然校舍办学条件差,但我有毅力为国家做些好事,无论困难多大,我都要做。学校等着我去筹款,我先捐出15万港元用以维修校舍。然后,亲自到美国、加拿大,发动乡亲们捐款办学。”广大华侨对祖国非常热心,当时,在美加的乡亲们纷纷响应,共筹得多万港元。之后,邝文炽又捐了一些办学仪器,并带香港东南无线电专科学校的老师、教授们回来教学。一年,溯源电子学校抽调3名教师,到香港东南无线电专科学校学习。
3向社会输送大量人才
让邝文炽欣慰的是,20年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学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口碑越来越好,对社会的贡献很大。20年以来,毕业生的出路非常好,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员,社会上很多骨干分子都是溯源电子学校的毕业生。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还未毕业就已被录用了,而且都到了珠江三角洲的工厂工作。
20年来,学校设备不断增加,由最初的无线电、电视、彩电到实现电脑化教学。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后来,邝文炽又捐了万元建了一座八层楼的宿舍,里面配备了实验室等。
邝文炽:“我之所以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我一个95岁的人舟车劳顿,万里迢迢地从美国回来,从未在台山拿过一分钱,不图回报。我捐钱办学是无私奉献给国家,国家强盛了,自己光荣!中国人光荣!”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邝文炽及其儿女为家乡捐资累计超过万港元。其中年捐资13万元港币筹建溯源电子学校;年捐资30万港元为该校添置设备和教学参考资料;同年独资万港币捐建三八镇乃仓中学;年捐资18万元港币建三八镇洞美村文化楼;年,捐资15万元港币兴建三八侨联大厦;同年,独资万元港币捐建溯源电子学校邝文炽大楼,捐巨资万元兴建台山培正中学邝文炽教学大楼;2年其儿女共同捐资万元兴建台山培英中学邝黄洁芳夫人大楼。此外,还捐资给附城镇岭背中学、三八中学、本仁学校、三八教育办、新余老年人协会基金、台山教育电视台、兴建公益大桥等。
为表彰他的贡献,年授予他为江门市荣誉市民,年授予他为台山市荣誉市民。
邝文炽博学多才,编著了《发射机实验》、《无线电与电子工程实验》、《电视机原理及维修技术》、《电子工程学》等。
图片来源自网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zz/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