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境外疫情蔓延
带来的输入性风险持续增加
江门作为侨乡
防范境外疫情输入
成为了当前防控工作的重点
从3月12日起,
我市分别派出3个工作组驻点
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
接运入境目的地为江门市的旅客
日前,本台记者
专访了驻广州白云机场的工作组
看看他们是如何
筑牢“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这支由20多名来自市商务、卫健、外事、交通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队伍,根据当前形势制定了4小时一班、每班2人的24小时轮轴转值班制度。在每天发回江门市区的6-8趟班车中,每班配备6名工作人员随车提供司乘、医护、翻译等服务。
记者走进工作组的驻点酒店房间,看到最多的就是各类防护物资。每次换班前,都会有专人整理好轮值人员的防护装备。
江门市商务局工作人员严泽宏:有时候凌晨两三点,也需要临时派车把入境人员及时送回江门市区,同时联系各市区提前到市区交接点等候,尽快把各市区人员接回当地。
“欢迎回家”这是工作人员接到境外到江门旅客说的第一句话,这种“人文关怀”在整个接送环节都无处不在。记者注意到,工作组每天出发前,都会带上数十袋装有饼干、面包和水的袋子。这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很多国际航班已不提供餐饮,而这些食物正是给境外返江旅客准备的。
江门市商务局工作人员卢亚旻:他们都是乘坐长时间的航班,至少20多个小时,所以我们都会准备一些食物给他们应急用。
党旗光辉闪耀在防疫最前线
截至3月24日24时,驻广州工作组接回返江旅客共有多人。在这段时间里,党员干部始终冲在一线,党旗的光辉闪耀在防疫的最前线。有即将退休的老党员主动报名抗疫,连续多天值守在一线;转业军人、党员范超在家人病重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在抗疫前线。
党员范超:因为工作需要,我就先让家里人去治疗,现在家人的情况也慢慢好了一些。我是当兵的,现在转业到商务局,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一定是坚守最前线的。
更多新闻:
江门多名外事服务志愿者“译”起战疫
架起与外国友人沟通的连心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由江门市外事局和江门市对外人民友好协会联合招募组建了一支有外语翻译能力的外事服务志愿队伍,为正在江门隔离、不能流畅使用汉语交流的外国友人传递疫情防控信息,并协助做好外籍人员咨询、检测、管理和保障服务等工作。
在新会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外事服务志愿者陆怡辰正在用流利的法语和普通话,为法国友人做翻译,了解法国友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所需。陆怡辰原在江门从事行政翻译工作,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加入外事服务志愿队伍。
陆怡辰:每天会进行3-4次的交流,问是否有身体异样。卫健局工作人员进行咽拭子采样或者测量体温时,也会穿防护服一起到房间帮忙翻译。能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非常值得。
法国人DoubleFrédéric:我觉得中国人的防疫意识很强,这里的条件非常好,工作人员也特别友善,服务很周到。现在我很好,只需要一点耐心等隔离结束就可以开始工作。
春节前,秘鲁籍五邑华人甘小姐和父母回到江门探亲旅游,受疫情影响留在了江门。熟悉粤语和西班牙语的她,也报名成为了一名外事服务志愿者。
甘小姐:有西班牙人到江门,我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zz/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