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五邑天地
世遗中国侨都
江门这条客家名村,惊艳绝不输江南!它原始、质朴。
美得舒心却过分低调
据说只有1%的人去过...沿圭峰山西入口进入,大泽同和村豁然出现。时值夏秋之际,此地山清水秀,一派田园风光为仍然稍显炎热的天气注入了一丝清凉。
客家风情同和客家村位于大泽镇东北部,距镇政府约5公里。该村坐落山坡上,远观如虎伏地,虎爪张开,环抱村庄,因此取名叫虎爪村,解放后改称同和村。刘、温、李、郭、吕、占等姓先祖先从南雄珠玑巷迁至鹤山,清道光年间(─年),他们的家族后人由鹤山鹤城、共和、小官田等地的客家村迁此立村。
这是目前仍超千人规模的客家村落,依然保留独特的客家民风民情,在新会实属难得。
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是广东、福建、江西等省的本地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历史悠久的民系之一。
进入村里,虽然没有客家独有的围屋建筑,但留存着的泥砖屋也颇具特色。
厚重的黄泥砖墙,与婆娑的绿树相映,成为独特的风景。村民见面聊天,讲的是与新会话不同的客家方言。
辛勤的村民,烈日的照耀下,仍可见到村民田间劳作的身影。
古老的圣龙古庙,据牌匾上的字样,它在光绪甲辰年曾得以重修。
这里还留存着数十年前的建筑物,“同和知青场”字迹依稀可见。
风景秀美村子周围有青山、溪水环绕。
田园风光旖旎。
清澈的溪水在屋前流过。
流水淙淙,竹林幽幽。
乡间小路,翠色为伴。
竹影摇曳,掩映着树下人家。
林外屋门半掩,林内更有鸡鸣犬吠。
踏上山间小径,询问村民和护林员,终于在一山崖下找到传说中的“天井塘瀑布”。
这是同和的一大胜景,水从山上泻下,发出雷鸣般浩浩水声,如银链挂在悬崖上,极其壮观。
特色风俗1闹元宵
彭伟宗摄
当地人有“元宵大过年”的说法,每逢正月十五早上,村妇们挑着装有拜祭供品的篮子去拜福仙娘娘,祈福求安。放花炮、舞醒狮、分烧肉。家家户户亲友大团聚,大排筵席、大宴亲朋,吃的是自家养的鸡鹅和自家种的瓜菜,好不热闹!
特色传统美食有二月初二吃“艾糍”;五月初五端午节吃“咸鱼头酿苦瓜”;过去还有姑娘出嫁时的“大笼糍”;“镬底糍”、“蟛蜞酱”等。
每年元宵节的一大早,大泽镇同和村就已经鞭炮雷动、锣鼓喧天、热闹非常,他们抬来烧猪、放着鞭炮、舞起醒狮……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为了元宵的节庆,同和村这班阿姨真是“拼了”,村里的男丁一边敲锣打鼓、舞动醒狮,而妇女们不但身体力行,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节日助庆,就是献上传统的客家山歌,她们引亢高歌、载歌载舞,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客家风情`。
看完舞完狮子,村里的阿姨都在祈福,拜仙娘,待仪式结束后,祈福的烧猪就会分到各个村民小组,然后大家分烧猪。
庆祝元宵节是客家人的传统习俗,年年都会。这个佳节不但让广大的外出客家乡亲回到家中,而且浓浓的客家风情更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往。
2观音诞
周润婷、邓龙海摄
新会区大泽同和客家村民除了红红火火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比过春节还热闹之外。还有在农历二月十九拜观音,当日称为观音诞,场面也非常热闹。
周润婷、邓龙海摄
农历二月十九当天,大泽同和客家村的各家主妇挑起就会用两个装着拜祭观音娘娘的供品的篮子,还有村民抬着一头头大红烧肉,陆续去到欧道山村旁的观音庙。
周润婷、邓龙海摄
周润婷、邓龙海摄
随后,大家放好祭品,上香拜祭观音娘娘,祈求一年四季平安、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期间醒狮起舞助兴,鞭炮声、锣鼓声响个不停。拜祭结束后,各村把烧猪抬回村里,分给每户一份。
特色美食钟维基摄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大泽镇同和、鱼山两地客家村人都会制作一种叫艾糍的美点,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采摘新鲜的艾草钟维基摄
亲戚们一起来做艾糍钟维基摄
同和客家村人说,他们一般在春节前后,趁着空闲的时间去田地里采摘艾草。不少村民还会趁着亲戚回家探亲的机会,到田地里采摘新鲜的艾草,自制艾糍,围坐一起品尝客家特色食物,感受那份特有的客家风情。
钟维基摄
总理足迹同和村至今还保留着有一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和二社旧址,它是周恩来总理当年视察五和二社时召开干部和群众座谈会的地方。始建于中华民国初期,在上世纪50年代成为五和二社社委会办公场所,为典型的客家民居。
蔡忠植摄
年7月,周恩来总理曾到同和(当时称之为大泽五和二社)视察,期间在五和二社社委会召开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又到青年育种专家周汉华家中,与周汉华促膝谈心,详细了解有关杂交水稻良种培育情况等。
年3月旧址维修工程完工后,精选了有关当年周总理视察五和二社时的照片、题词和实物等历史资料重新布展。现已成为江门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新会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到同和一游,除了重温周恩来总理当年视察五和二社走过的足迹、领略山青水秀的美景和客家风情之外,还可以到村内农庄里品尝各种极具地方特色风味的农家菜,大饱口福。现在区委已将同和村纳入圭峰山风景区统一规划范围,圭峰山西入口就设在靠近同和的五和农场处,于年1月26日正式开通。
综合新会发布、最美大泽及网络综合整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ls/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