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联大家具荣耀12周年庆活动↓
广东新会素有“葵乡”之称,
新会“葵艺”更是闻名世界。
全国有葵树之城市有很多,
为何只有新会这座小城独享美誉?
皆因新会不但盛产蒲葵,
更是将蒲葵利用到极致,
葵叶、葵柄、葵骨、葵棕
均可制成不同的生活必需品。
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
坐在扇着大葵扇的长辈身边蹭凉风,
一边吃着井水冰镇的大西瓜,
成为了许多人童年的回忆~
新会葵扇可是当年的清凉“神器”哦
“驱以葵扇风,熏以艾烟湿。”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诗句,记录着一段古老的仲夏记忆。这段记忆从魏晋时期流传至今已多年了。
在许多60后、70后生人的脑海中,还依稀记得儿时的夏夜里,老奶奶哼着摇篮曲、摇着葵扇送来的凉风。
“蒲葵是新会著名特产。其叶具有润而滑、厚薄均匀、蒂正骨直、轻盈柔韧特点,用它制成扇光泽可观,娇艳雅致,久经不朽,还可用它加工各种篮、帽等生活用品。
”新会葵树种植和葵艺加工历史悠久。葵业在新会经济中有重要地位,因而,新会有“葵乡”之称,会城又有“葵城”之名。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蒲葵扇》载:“凡新会若男与女所以资生者,半出于蒲葵焉。”
明清年代,新会葵艺精湛,葵扇贸易兴旺。葵制品自清朝以来,就是新会重要的轻工业出口产品。
据清道光年间出版的《新会县志》载,新会蒲葵早在晋代己盛产,到明代新会葵扇已销国内各地,到了清代,还远销俄国、美国、英国、法国、古巴等24个国家和地区。
民国31年,人们就业困难、生活艰苦,家庭妇女们兼编织葵扇,以贴补家用。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新会葵业得到较大发展,年年产葵扇1.22亿柄,为历史最高产量。之后,由于塑料工业、家电工业的迅速发展,电风扇、冷气设备进入普通家庭,塑料雨衣、尼龙薄膜取代了葵衣、葵水贝和葵蓬,葵制品销路大幅下降,原来种植蒲葵的大田逐步转产,至年全县种植面积仅剩下2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新会葵艺不断发展,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年,新会葵扇获广东省二轻系统优质产品奖,年,获轻工部首届“百花奖”,年,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年,承传人廖惠林代表国家参加在法国举行的民间艺术博览会,进行现场火画扇制作表演,赢得广泛赞誉。
新会葵艺产品分葵扇、葵工艺和实用品三类,以新会蒲葵制作。葵扇分火画扇、竹箨葵扇、绣花织扇等上百个品种;葵工艺分花篮、通帽、藤席、坐垫、画帘等种;实用品又分葵蓬、葵刷、葵扫、葵蓑衣等。
其中著名的火画扇制作分四个工序:
1首先是葵树开刀割叶。在茎干形成并成熟后用利刀在葵柄1~2寸处,刀口向下将葵叶割下。
2
再进行柔笔(用手把葵笔上的毛去掉,使葵伸展时不易撕裂),然后撑晒、平展叶面,形成葵制品原料。
3
再次是葵扇加工。经过剪雏形(初型)、切耳、洗刷扇叶、硫磺烟熏、焙扇、划扇、削骨、开合、穿耳、合扇(导扇)、缝扇、修整、二次熏扇、剪柄、装柄等15个工序,完成半成品。
4
最后在葵扇上烙画。先将诗画剪贴于扇上,后将画扇面上的诗画用香火烙焦而成。烙画由新会著名画师陈晚始制于清代同治年间,技艺讲究,操作烙得过重,会烧穿材料,过轻,则达不到需要的艺术效果。
烙画
如今
新会葵扇经过演变
华丽变身成为“非遗”
年6月7日
新会葵艺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火画扇”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会葵艺”
代表性技艺
也可算新会文化符号之一
在薄如蝉翼的玻璃葵扇上精细烙画
“精逾鬼斧,巧夺天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
新会“火画扇”到底有多美?
明末清初人吴绮(-年)所撰《岭南风物记》说:“蒲葵扇出广州新会县,其制度精巧者,一柄可值三两许。”当时一个熟练工人月薪才二两银,“三两许”是个不菲的价钱。
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蒲葵扇》:“缘之以天蚕之丝,嵌之以白鳞之片,柄之以青琅玕之牌,缠之以龙须藤之线。”可知,这些新会工艺扇装饰已经很考究、极豪华。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七“葵扇”条记:“其精者,有彩画人物,极工致;又有柄中镂空,内刻人物,自能运动,其值兼金。”追求葵扇装饰技艺价值,成为葵艺创新的动力。
葵扇经火画(粤音划),画痕上产生不平的自然肌理变化,具有一定浮雕效果,虽不加颜料,亦产生天然颜色,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相当美观。
火画扇与檀香扇、竹丝扇、绫绢扇并为中国四大名扇,以其独特的魅力享誉国内外。
但新会不止“葵艺”那么简单,
在这个盛产葵树的地方,
葵树的果实葵果,
也就是俗称葵树子的食材,
在国内同样赫赫有名。
更难得的是,
新会葵树所产的葵果(即葵树子),
既是阳春白雪,常走进殿堂展览,
作为新会文化象征馈赠外宾;
更是下里巴人,
新会及周边地区的寻常百姓,
无家不通晓葵果的吃法,
无家不吃过喝过用葵果做的菜肴。
智慧始终就在民间,
新会葵果之所以闻名全国、
成为一方骄傲,
与百姓对天然物资的理解和运用
大有关系。
新会所产葵树,
不仅叶润平滑、厚薄均匀、
蒂正骨直、轻盈柔韧,
特别适合制作葵制品,
而且其葵树结的葵树子,
也比其他地区的要大、要饱满,
所以当地人称它为“葵果”。
据当地的专家介绍,新会的葵果质量与土壤性状有关,以其中东部的双水镇、回城镇、三江镇、睦洲镇的核心种植区为中心,向周边腹地呈圆形发散,质量逐渐下降,辐射到五邑、中山为止。所以说,新会的葵果,南中国甚至是中国最好的葵果。
葵果具有明显的抗癌功效葵果学名为蒲葵籽,
顾名思义就是葵树的果子。
在新会的一些街头,
你常常能看到有人在路边晒东西,
一般不是陈皮,就是葵果了。
葵果是一种拥有惊人功效的食材,据说在五邑一带流传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有人把葵果煮汤当茶喝,在吃了一年多,咽喉癌症状的指数降了下来,从原来医生宣布第三期患者,竟然获得不可思议的好转起来,让医生也感到奇怪。还有葵果汤能让肝癌患者获得功能行性好转、子宫癌末期亦能痊愈、老人胃肠功能性变好食欲大增、治好上班族膀胱结石等等实例,不胜枚举。之前有医学专家怀疑这是一种炒作,但后来经过临床观察,最后被确认的一点就是,葵果确实有抗癌功效,尤其是对咽喉癌,有极好的控制效果。
吃葵果时,有两种处理方法。
砸碎用的话,则无涩味、口感好,
而连壳用的话,则药效更佳,
然后用焖烧锅来炖煮两到三次就可饮用。
在喝葵果汤茶之前,
起先要慢慢品尝小口小口喝,
等到身体渐渐适应在增加其量,
最好在饭后再喝。
因为初次喝葵果茶的人,
有些会有晕眩反应或口感酸涩的感觉,
但是晕眩反应完后,就能慢慢适应了。
医学专家指出,
这种眩晕感是正常状况,
因为葵果的成分把人体的
酸性给排了出来所致的。
来源:江门旅游综合江门发布、美食导报编辑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rk/6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