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 >> 江门市人口 >> 正文 >> 正文

如果有人问你恩平濑粉怎么做怎么煮怎么

来源:江门市 时间:2020-10-17
本文转自美食导报——冯睿峻

但凡去过恩平旅游回来的人都说,恩平的“簕菜”和“粽子”都是不可多得的美食。记者当然赞同。但这次到恩平一趟后,记者认为还要加上“恩平粉”这种小食进去:恩平的濑粉、豆角粉,还有狗尾仔粉、竹排拉肠等,哪样不也是真真正正的地道美食?记者认为,到了恩平,不做一回“粉丝”,你会辜负你的味蕾。

出最牛的粉丝

“濑粉”不一定是恩平人所独创,但“吃濑粉”绝对是恩平人的一件“大事”:即使再穷,只要手头还有“一把米”,也就一定会做一碗濑粉来祭“五脏庙”。在恩平最“懂”吃濑粉的就是牛江镇,这里的村民“无濑粉不欢”,个个都是货真价实的“粉丝”。

[风俗]中秋佳节才吃的珍品

冯明华是地道的牛江镇村民,他给记者介绍了恩平人吃濑粉的一些风俗: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恩平各村的村民都会制作濑粉,既用来拜祭神灵,又是家人在中秋节这一天的主食及中秋节送给亲朋的礼物,因此濑粉在恩平还有“礼粉”这样一个称呼。

然而问到此习俗源于何时、又有何意时,大家都说不大清楚,只知是代代相传,已成风俗。记者考证过,根据广东旅游出版社的《江门五邑习俗趣谈》第页书载,确实有“中秋佳节,恩平县北部地区以濑粉为主食”的说法。

如今的恩平濑粉,不再是中秋节才吃得到的“珍品”,而是成为大众化食品,随时可以吃得到。在恩平市区及各乡镇,到处都见开设有濑(礼)粉小食店。

[制作]恩平濑粉纯米打造无添加

●选材:只能用晚造大米

●工具:木槽→汽缸→小孔铁筛

●过程:晚造米浸泡透彻→磨成粉→搅拌→拉丝→洗水→出形→绕成饼状→晾晒至干

冯明华告诉记者,恩平的濑粉,一定要用晚造大米制作,做出来的濑粉才有米香味,如果掺杂了早造米,那么味道就会差很远。将浸透的大米用机器磨成粉、搅拌、拉丝,再用人工洗水、出形做成恩平濑粉,1公斤大米能做出0.8公斤左右的濑粉。同时,恩平濑粉和一般的米粉不同,口感不注重“爽”,而是“韧”和“糯”,所以在制作过程中不会加入明胶之类的添加剂。

传统恩平濑粉的做法是:把10月(晚造)米舂粉晒干,先将水煮沸,放进适量米粉煮成糊状,出锅再加干米粉和成粉团,放进用木架支在锅上的木槽内。木槽底部有小孔,用木杆挤压,粉团从小孔成条状流出,“濑”在煮沸的水里,熟透后捞起过冷,吃时再用靓汤水浸泡,即可食用。如果粉条太多吃不了,还可以晒干留待下次再用。

据介绍,因木槽难做易烂,上世纪70年代,有些人开始用废旧手扶机的汽缸来替代,当时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套这样的设备。但时至今日,这种“木槽”或“汽缸”已经很少人会再用来做濑粉了,大部分是用有小孔的铁筛。

做好的濑粉还要晒干。一般是要用人工将濑粉绕成一个饼状,然后放在竹箨上自然晾晒,通常一天左右就能晒干。

[烹调]过冷河最为关键

●初加工:将濑粉煮熟→用山泉水过冷河→放到大竹筛上沥干水分

做好成型的恩平濑粉,和我们平时所见的“桂林米粉”差不多样子,但恩平濑粉其实与桂林米粉的口感是有区别的,反而更接近意大利粉的口感味道,吃起来,有一点烟韧,而不是爽口弹牙。所以,恩平人有自己一套煮濑粉的方法。

煮恩平濑粉,关键一步是“过冷河”。只见他将濑粉煮熟以后,会把濑粉放到筛子里,再用山泉水不断浇在濑粉上,把其浇冷后再放到水里,用手抓出一把,绕成一个个“粉饼”,放到大竹筛上沥干水分。整个烹煮的过程就完成了。

●汤泡:老火肉汤底+百搭配料

●干捞:卤水荤料+烧鹅油

恩平濑粉要怎么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最常见的汤粉,另一种是干捞。

用汤泡濑粉,汤底可以百搭。恩平人最传统是搭配老火汤中的“猪尾龙骨汤”、“老鸭汤”和“鹅公汤”。配料常见有猪手、牛腩、叉烧、酸豆角、梅菜、花生、排骨、海鲜等,反正家里有什么材料都可以放进去。

干捞的吃法比较少见,但很多人更偏爱,因为干捞的濑粉更滑爽,有些人还会特意把濑粉煮八成熟,粉心还是生的,吃起来更加烟韧。吃时先把“粉饼”放入碗中,加入喜欢的配料,如卤水猪手、卤水猪肠等,然后关键的一步是要浇上一勺“烧鹅油”,最后按喜好调入葱花、酱料即可。

美食延伸一大拨“粉丝”正在靠近

豆角粉与豆腐角是亲兄弟?

有人说豆角粉就是豆腐角,但据记者了解,两者在用料、制作、口感上,还是有区别的。

豆角粉也称豆角糍,是恩平人特别喜爱的一种早餐或夜宵食品,早在清朝晚期已在恩平盛行。有人说豆角粉是以前为了行军打仗而制作成便于携带的军粮;有人说是以前客家人来到恩平扎根居住后,根据当地人饮食习惯而制作出来的家常粗粮;又有人说是恩平有一年大豆大丰收,由于不便储存而衍生出来的附属品。到底哪一个版本更贴近真相,如今已无从考究。

记者发现,豆角粉与豆腐角是有口味上的不同的。一般认为的豆腐角,就是酿豆腐再炸,口味以咸香、嫩滑为主;而豆角粉的馅料则丰富得多,配料包括炒过的芝麻、葱花等配料,放在油锅里烹炸,金黄金黄的,吃起来外脆里嫩带着芝麻香,十分爽口。而且,豆角粉还是一种“粉”类食品。在恩平,豆角粉是要用粉皮包裹起炸过的豆腐角的,比较厚身,有点嚼劲。有些地方还会特意将粉皮的厚度加厚,甚至独立将粉皮加入碗里,既有豆角粉,也有粉皮。

狗尾巴也能当粉吃?

朗底、大田、良田一带因盛产木薯而负盛名,当地人还利用它制成别具一格的“狗尾仔粉”了。

做这种粉最费工夫。把木薯粉与面粉、糯米粉按比例混合搓成粉团后,以人手把它逐条搓成两头尖中间粗、形似狗尾巴的粉条。与萝卜丝和猪红一同煮开后,粉条变得晶莹透亮。虽然貌似广州常见的银针粉,但“狗尾仔”粉更绵滑一些。

2公斤重的拉肠你吃过没?

恩平人制作的拉肠粉,是用竹排来做,是当地人早餐、宵夜爱吃的小食。一块竹排的拉肠重达2公斤多,比大家吃到的铝板拉肠的分量多出数倍,故一碟可供几个人进食。

做拉肠时,会在一块长约1米、宽约0.8米的竹排上铺上布,把米浆倒上去摊平,撒上肉碎,放到高温蒸笼里蒸15分钟,拉出来,刮下粉皮放入碟中,加上酱油、花生米或辣椒酱,即可食用。

大家喜欢“干捞”吃濑粉么?小编我比较传统,喜欢用汤泡...老板,来一碗狗仔鸭濑粉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rk/7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