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 >> 江门市人口 >> 正文 >> 正文

讲真,你有多了解江门

来源:江门市 时间:2021-3-24

江门,中国第一侨乡、

院士之乡、武术之乡……

江门,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

讲真,你有多了解江门?

今日上午11:00-12:00

《飞越广东》江门篇

在广东卫视、广东新闻频道并机直播,

带大家感受侨都江门的风采。

错过的速戳视频观看↓↓

1

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21个地级以上市广播电视台,同步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系列直播节目《飞越广东》。

在江门市委宣传部和江门市广播电视台的配合协助下,《飞越广东》江门篇顺利完成,于今日上午11:00-12:00在广东卫视、广东新闻频道并机直播。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江门邑网通APP移动客户端、直播江门APP等平台同步直播。

节目一共在江门设置了4个直播点,

分别在:

珠西综合枢纽江门站、台山核电站、

开平碉楼、那琴半岛。

节目分为五个篇章

向大家全面展现了江门的独特魅力

以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

江门发生的巨变。

下面,发布君带大家一起来回顾《飞越广东》江门篇的一些精彩片段,

看完,肯定会刷新你对江门的认识。

第一部分:

第一侨乡江海门户

江门是中国侨都,祖籍江门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高达多万,遍布美国、加拿大和西欧、东南亚等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江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便坐落于此,这里更是走出了“岭南大儒”陈白沙、“维新领袖”梁启超等时代翘楚,以及30多位两院院士、上百名影视明星,领各界风骚。

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的小江门已经发展建设成为总面积平方千米的大江门,下辖蓬江、江海、新会3个区和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县级市,因此江门地区也俗称“五邑”,目前常住人口已超过.8万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一代代江门人的砥砺奋进,江门地区生产总值从只有1.69亿元,到如今高达亿元,增速全省第三,而民生领域的投入更是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全市民生投入达.5亿元。

凝心聚力促发展,扬帆湾区谋跨越。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站在新的70年起点上的江门,正整装再出发。

第二部分:

海内海外侨情永系

侨都江门,拥有“曲艺之乡”、“武术之乡”、“舞蹈之城”等多张文化名片。这里有“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中国航空之父”冯如,还有一代宗师叶问的师公、晚清著名武术家梁赞,让鹤山咏春的武术文化在海外广为流传。数百年来,各种传统武术门派散布民间,新会蔡李佛拳、鹤山咏春拳和周家拳在海内外传播尤为广泛,弟子有近两千万人之多。

这一切,都与江门籍的海外华侨华人密不可分。

江门还是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的诞生地。

年,台山华侨陈宜禧赴美国淘金,先后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达40年之久,并参与了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在花甲之年,陈宜禧回乡筹办建设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并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

中国第一侨乡的水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侨乡子弟,才有了今天不计其数的历史名人。

爱国华侨在江门侨都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里,留下了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

在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捐款总计超过13亿元,侨汇达到95亿元以上,占到当时中国军费的43%。其中,江门籍华桥的捐献数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江门开平籍侨领司徒美堂,就先后筹集捐献了多万美元。

而第一面五星红旗在纽约升起,也是要归功于来自江门台山的华侨陈金坚。

陈金坚是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的领袖,年的10月9日,陈金坚带领衣联会在会馆大楼升起美洲地区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展示了旅美华侨欢庆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心情,大大激发了全国华人的民族自豪感。

第三部分

珠西枢纽机遇无限

经过共和国七十年的建设,江门五邑的经济建设也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江门在整个大广海湾区中所起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

在今年1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希来到江门调研,对我们江门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以新担当新作为把江门打造成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那么江门如何实现从“老”到“新”的转变?节目也对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进行了访谈。

江门是老牌工业城市,制造业基础扎实。但是在前几年新一轮承接国际高端制造业转移的浪潮中,受制于与珠江东岸城市交通的不便,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因此,江门把交通建设作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突破口,开展了投资超千亿元的“交通大会战”,四年来总投资已达亿元。

近年来,江门狠抓“工业立市”不动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9.4%。今年,江门还将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五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千亿产业集群;打造五大万亩园区,作为承载大湾区新一轮产业转移重要载体,推动产业向规模化、中高端迈进;并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江门拥有多公里的海岸线,但是以往对滨海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合作。

接下来,江门还将在“引进来、走出去”上双发力,一方面引入更多国际高水平的精英人才和科技项目,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在大湾区创业创新;另一方面,将结合“一带一路”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第四部分:

振兴侨村留住乡愁

新会陈皮作为广东“三宝”之首,是新会的文化名片。因其独特的保健功效和去膻增味的作用,自古以来便有新会陈皮入作膳食的民俗传统。

与味道甘香的新会陈皮不同,杜阮凉瓜微苦中带有独特的回甘,每年慕名而来“吃苦”的食客不计其数,单单输往港澳地区的凉瓜,每年就超过百吨。

台山蚝富含蛋白质,脂肪较少,同时还含有丰富的肝糖和多种维生素,钙的含量接近牛奶的1倍,铁的含量为牛奶的21倍,因此被人们誉为海底牛奶。

一只营养良好的生蚝,能有人的手掌大。

蚝豉是台山的传统风味名菜,制法有生晒和煮熟制干两种。煮熟的汁液再经过熬制浓缩,则形成了台山常用的传统鲜味调料——蚝油。

在台山,蚝油、蚝豉是人们逢年过节必备的食材。蚝豉,与发菜一起煲汤,寄托了人们最直接而又朴素的愿望。

第五部分:

活力侨乡开创未来

对于未来的发展,江门有几个很明晰的定位:它是“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是“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还是“粤港澳合作重大创新发展平台”,是“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增长极”。

“侨乡”优势怎么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如何凸显?广东电视台记者曾小强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小强观察

江门江门,顾名思义,我们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在地理上的优越性。江门是珠江流域的八大出海口之一,也是西江内河航运的最后一站。而“侨”之所以能成为江门的基因,这也和江门“江海门户”绝佳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江门在新时代的重大发展机遇。要想深融湾区,江门首先就得充分利用好地缘优势。包括港珠澳大桥在内的一批基础设施的硬联通,缩短了港澳同珠西城市的时空距离。这也为承东启西的江门,吸引湾区内更多市场要素提供了新动力。大广海湾经济区,也是江门深融湾区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里是全省最大的经济区,目前整体开发强度只有7%。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这里也有望率先形成产业集聚。

其次,江门要想深融湾区,还得发挥好人缘相亲的先天优势。有数据显示,在港澳台祖籍江门的同胞就有约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5个香港人、每3个澳门人就有一个是祖籍江门的。当下,如何把着力引侨资、借侨智、重侨创,同融入大湾区的规划建设有机结合,也是江门正在重点思考和践行的课题。

此外,江门要深融湾区,也要具有先侨开拓和奋斗的精神,在江门台山市的端芬镇,有一个名叫海口埠的小港口。这里曾经被誉为是“广府人出洋第一港”,见证了上百年来华侨漂洋过海的艰苦奋斗史。背井离乡、吃苦耐劳,让一代代先侨们在海外立足扎根,甚至发家致富。如今,江门在大湾区内的经济总量还比较偏后,发展质量也有待提高。要想加速补齐这些短板,就得继承和发扬好先侨的开拓和奋斗精神。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我想江门在深融湾区中更应该发挥好“侨文化”这一重要的情感纽带作用。无论是对开平碉楼、赤坎古镇等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还是打造侨乡特色的全域旅游,最终都是为了凝聚更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情感认同。

片中还有很多精彩片段和镜头,

想全方位领略江门风采的,

记得点开上面的视频观看哦!

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节目采用5G高速直播技术

1

5G网络环境下的超高清直播技术如何刷新观众的观看体验?据江门移动技术人员介绍,本次直播使用NSA组网进行5G网络覆盖,利用双CPE加强数据回传的稳定性,5G网络承担了和摄像机直接对接及现场超清视频推送回传的职能,在给予摄像机“充分自由”(无电缆束缚)的前提下实现了现场超高清视频的回传任务,满足了超高清视频直播的要求。

让我们

一起为江门打call吧!

重磅预告

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江门将以什么为抓手?江门接下来如何加大与珠三角城市及港澳的合作力度?如何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广东新闻频道7月28日晚21:00广东新闻频道播出《权威访谈》——《江门:当好江海门户全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欢迎收看。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触电新闻等责任编辑:宁园

点击有惊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rk/7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