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 >> 江门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江门培英的百年校史简记C历史北街百年

来源:江门市 时间:2018-3-5

清末民初,医院,同时也建了学校。

学校经过百年,从上世纪初北街海傍的启德、启智学校,到后来的培新中学(私立广州培英中学北街分校),发展到如今的江门培英系列学校(培英小学、培英初级中学、培英高级中学,台山培英中学)。

图:培英小学

图:培英初级中学

图:培英高级中学

图:台山培英中学

全球各地,有不少培英体系学校,仅江门就有四家。而要理清江门培英的历史,要分两条主线来寻源,一条是美国长老会那夏礼牧师年在广州沙基同德大街创办的安和堂和后来的培英书院;一条是加拿大长老会波多马牧师1年在江门北街建立的识字班和后来的启德、启智学校。

一、培英校史

年,美国长老会那夏礼牧师于广州城西沙基(今六二三路)同德大街创办安和堂,开设蒙学并设英文及数理课。年,学校由沙基迁入芳村花地听松园,改名为培英书院。

年,培英书院与广州基督教书院合办,改名格致书院。年,因教会拟办大学,两校分柝,培英专注神学并恢复校名为培英书院;格致搬到广州四排楼集中办科学教育,后来更名为岭南大学,解放后并入中山大学。

6年,教会将学校移交中华基督教广东协会,并更名为培英中学。由此,培英中学成为华人自办的学校。

7年,设立西关分校区,并发展成现在的“西关培英”。

0年2月广州培英接办台山的刚德小学,更名为广州私立培英中学台山分校,并发展成现在的“台山培英”。

4年广州培英接办江门北街的启智、启德学校,两校合并为“私立广州培英中学北街分校小学部”,并发展成现在的“江门培英”。

7年,日寇入侵,广州正校迁至香港,使用礼贤会在般含道八十四至八十六号的楼房上课。抗战期间学校不停流徙,抗战胜利后始回广州和香港。香港分校于8年购得巴丙顿道三号两层高的楼房,更名香港私立培英中学,并发展成现在的“香港培英”。

年,香港培英中学开办以英语授课的沙田培英中学,并发展成现在的“沙田培英”。

年,加拿大温哥华培英中心成立,目前开设14所中文学校。

图:培英中学体系表(来源:培英校友会)

就这样,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培英由广州扩展到台山、江门、香港、加拿大,校友遍布海内外。

其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州培英接管江门和台山的学校,成为两条故事主线的结合点。

下面我们回归主题,重点讲述另一条主线:江门培英。

二、江门培英的历史

(1)启德启智,江门培英前身

0年,加拿大长老会波多马牧师来华。1年,波多马牧师在北街设点传教,赠医施药,开办识字班。2年波多马牧师买下北街一块地皮(医院)。4年开始筹建启智、启德两小学。7年校舍破土动工,9年建成了两栋三层楼和两栋二层楼的校舍。

其中三层楼的那两栋分别命名为启智楼和启德楼,启智招男生,故称启智男校;启德招女生故称启德女校。

图:唯一保留下来的其中一座两层校舍,医院保健科、院感科楼(年摄)

图:唯一保留下来的其中一座两层校舍,医院保健科、院感科楼(年摄)

启智启德两校校舍毗邻,医院肾内科楼附近。两校规模都不大,学生人数均不及百。两所小学都注重基督教教义的宣传和英文教学,教师大多数是奉信基督教的,启德校长是乔道英,启智校长是白希理,都是由教会派来的洋人。

图:启智男校学生

图:启德女校学生

4年,广州培英中学接办启智、启德学校,两校合并为“私立广州培英中学北街分校小学部”,由广州培英中学委派吴荣耀为校主任(分校只设主任,不设校长)。自此,培英小学遂成为培英系列之一员,而这也是江门培英中学的前身。

(2)更名培新,开办初中

9年日军占领江门,学校成为日军的军营和养马场。5年9月日本投降,学校复办。6年9月,培英小学开设初中班,行政上由广州培英中学管理。但因当时新会县政府不同意办分校,因此更名为培新中学(意为:私立广州培英中学新会分校)。校内设有中学部和小学部。第一任校长是林社友,陈锡臻于7年、余汝珍于0年、何耀南于1年任校长。

(3)解放初期,政府接管

1年2月,江门市政府接管培英中学,何耀南为校长。

3年2月,培新中学易名为江门市第三中学,梁宅苍为校长。小学部分离出来独立成校,名为江门市北街小学,至年4月更名为江门市培英小学。

7年,江门三中已成为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规模在十二三个班间,学生数在——人之间,教职员工约40人。

(4)开办高中,建完全中学

十年文革期间,学校设施和教学秩序遭到严重破坏。8年,江门三中成立“革命委员会”开始“复课闹革命”。是年,三中开始办高中,学校成为江门市区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规模也逐年扩大,达到25-27个教学班,学生人数最多达到1人,教职工多人。

9年学校在白石乡牛山办起一所学农分校,教师和学生分期分批到分校学习、劳动。直至8年学农分校才撤销。

0年,佛山专区曾经发文把学校划归江门甘化厂办,并命名为“江门甘化厂中学”,但甘化厂最后不接纳。

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7年全国恢复高考。8年,江门三中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拨乱反正后,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校全力抓教学秩序的恢复和教学质量的提高。77-78两年,考上大学的共54人,其中有的分别考上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医科大学等重点大学。

(5)正名培英,回归白绿

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一批批旅居海外的侨胞及港澳同胞纷纷回国,或观光旅游,或投资产业,其中也不乏培英校友。

5年,54届校友林奕鹏先生回母校向学校领导汤耀南书记、谭松新校长、欧阳柏衡和唐兆添副校长等表达广大校友希望恢复江门市培新中学校名的要求。汤耀南书记向市教育局提出请求,得到何适莹局长的支持。

6年7月1日,经江门市政府批准学校复名为“培新中学”。

图:曾经的培新中学宿舍门牌(摄于年)

9年,校友林奕鹏、市教育局长何适莹赴港,认识了培英校董会主席苏棉焕医生,了解到旅港原江门培英校友希望母校能正名为培英中学。何局长返江门后,与学校领导研究,亲自向市政府提出正名要求。旅港校友黄军川先生也多次亲临香港培英校董会,介绍母校情况,反映培英校友的意愿。1年学校正名为江门市培英中学。

本章讲述了民国年间基督新教在北街的发展历史。下一章,时间来到解放后,我们来讲述新中国在江门北街重点发展的国家级建设项目:甘化厂。

(待续。。。)

往期精选:

一章一节

百年海关

四章一节

新宁铁路:一首机器的诗,一个机器的梦

四章五节

身处排华浪潮中的侨领——陈宜禧

五章二节

人肉搜索:78年前哪支日军入侵新会江门?

六章四节

江门五邑老照片·百年影像纪实

七章三节

医院的百年院史简记

七章四节

张肖白的医者仁生(1):从加拿大到中国

七章五节

张肖白的医者仁生(2):抗战中保持仁济星火

七章六节

张肖白的医者仁生(3):为祖国医疗事业燃尽一生









































北京白癜风那儿好
济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xs/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