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时代的记忆,侨都江门早期是商埠口岸,因商而起,因侨而兴,涌现出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侨乡建筑。
这些“侨元素”建筑是江门城市的文化记忆,历史的人文缩影。侨都十大历史优秀建筑你知多少?在什么地方?今日,就带你一探这些美到令人窒息的历史建筑!!
开平碉楼
位于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目前是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新会学宫
又名文庙、孔庙,位于新会会城马山西侧。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学宫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庆历四年(年)。当时是按山东曲阜孔庙图案,因地制宜建造。
学宫在元代被毁于兵火,明代重建。以后历代均有重修。年除重修遗存建筑外,并在原遗址上,重建戟门(大成门)、东西两库、两庑、两廊和尊经阁、“蹈和”、“履中”两殿。
赤坎古镇位于开平市中部的潭江之滨,面积61.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5平方公里),人口4.6万,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达9万多人。历史上曾是开平县城所在地。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则是城市,清一色的骑楼。赤坎镇有一番中西合璧的古朴味道。因此有“中国第五名古镇”之称。赤坎镇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台山县政府大楼
位于台山市台城街道中山路三巷,年建成,为民国时期台山县政府所在地。台山县政府大楼为中国保存至今的最完整的民国时期县署建筑之一。年7月17日,公布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台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地。
白沙祠
位于江门西区的白沙祠,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年),如今已被辟为占地平方米的陈白沙纪念馆。高大的门楼后面的广场中央,矗立着陈白沙的铜像。铜像后是白沙故里,包括贞节牌坊、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和碧玉楼,都是明代建筑。春阳堂是陈白沙当年读书讲学的地方,门上是“圣代真儒”牌匾。
其中贞节牌坊是诏建于明成化十三年(年),为表彰陈白沙母亲林氏所立。贞节牌坊占地41平方米,是一座4柱3间3楼、平面组合为3间12柱的木石结构牌楼。牌楼的明楼为布瓦庑殿顶,次楼为布瓦歇山顶,均是绿琉璃剪边。牌楼无论柱头辅间或转角铺作,均为四跳九踩重翘如意斗拱。直到现在这座牌楼仍然雄伟壮观,像这种明代牌楼,在广东已经为数不多了。
梅家大院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大同河畔,于年由当地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创建。大院占地面积80亩,幢二至三层带骑楼的楼房,呈长方形排列,鳞次栉比,整齐划一,中间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市场空地,俨如一座小方城,由于当地梅姓股东占了一半以上,故有“梅家大院”之称。由于始建之初,其规划设计是业主将各自旅居国的风情和建筑特色融入于中华建筑艺术之中,因而大院的建筑物既表现出欧美国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汉传统的建筑艺术。梅家大院是目前全国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侨建筑的典型代表,并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重点。台山一中
创建于年,是一所由华侨、港澳同胞捐建的学校,坐落在侨乡台山市台城镇城东石花路1号,校园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校舍依山而立,古朴典雅与现代流派兼备,颇具中西合璧的风格。校园绿化覆盖率达65%,素有“园林式校园”之称。
早在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曾亲临台山一中视察讲话,周总理曾谈到:“广东省有个台山县,台山县有所台山一中,校舍宏伟美丽,……到广东去的同志,争取机会到台山一中看看。”
歇马举人村
位于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滨临锦江河,两岸秀竹掩影,极具侨乡田园魅力。其在过去多年中培育了多名举人、朝廷官员,其颇具封建文化特点的“男巷女巷”和以“马”为主题的丰富民间传说为全国所罕见。在近代和现代,该村还培育了美国飞虎队队员、驾机搭载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实现中美建交的机长梁汉一、香港粤剧名旦芳艳芬等名人,是一个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厚的地方。年12月23日,歇马古村成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我国第一条民营铁路的火车站。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位于江门甘化厂职工生活区内,原为新宁铁路最东部的火车站,现仅存候车大楼。候车大楼建于年,两翼两层拱券屋顶,中央三层穹隆式塔顶钟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西式建筑,平面呈凸字形。新宁铁路是台山旅美华侨陈宜禧创建的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年4月动工,年全部建成通车,前后营运了30年。铁路总长公里,行经台山、新会、江门。抗战期间,新宁铁路遭到严重的破坏。北街火车站旧址是新宁铁路遗留的唯一物证。年江门市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荻海风采堂
又名名贤余忠襄公祠,省级保护文物,位于广东省开平市风采中学内,始建于清光绪32年(年),民国3年(年)竣工,是开平、台山两地余姓族人纪念他们的祖先余靖而修建的,由风采堂和风采楼两个主体建筑物组成,拥有三进六院十五厅堂,总面积平方米。
它的结构形式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又吸取了西洋建筑的艺术特色,结构严谨,瑰丽宏伟,在侨乡建筑里独具一格。
来源:中国侨都、江门旅游
这些地方你去过几个啊?从恩平出发,最远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趁着假期,带上孩子和家人去观摩下这些特色建筑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xs/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