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 >> 江门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注意江门这类型的诈骗可不少,快看看

来源:江门市 时间:2018-8-18
“喂,你好?请问你是×××的家长吗?我是市教育局的……”近日,家长叶女士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对方直接叫出了她女儿的名字,并自称是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要退还她女儿的学杂费。家长:突然接到退还学杂费的电话

“刚接到电话的时候,我还信以为真,因为他能叫出我女儿的名字。”叶女士说,对方是一名男性,讲普通话,但并不标准。“他说国家规定,要给学生退还元的学杂费,看我有点顾虑,还给了我一个手机号码,说是财政局的电话,让我打过去核实。”

挂断电话后,她觉得有些奇怪,“来电手机号码没有归属地显示,而且我女儿才读初中二年级。”她说,随后自己就上网去查,发现其他地方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很可能是骗子行骗。希望能借本报给家长们提个醒,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江门市教育局表示,近段时间接到不少家长来电,反映有人用手机联系他们,冒充市教育局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以“操作入学业务”、“学费退费”、“义务教育退款”、“退还教育学杂费”、“发放教育补助金”等为幌子设下骗局,通过电话操纵、银行ATM转账等手段诈骗钱财。由于不法分子事先通过非法途径掌握了学生姓名、学校、家长手机等相关信息,有些家长、学生往往信以为真,容易上当受骗。

教育部门提醒:接到这样的电话切勿轻信,一定要先向班主任、学校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核实相关情况再做定夺。如发现可疑情况或上当受骗,要及时报警。

此外,为避免家长受骗,江门市教育局还提供了相关

☆转学、入学、升学:;

☆教育收费、助学:;

☆招生、考试:;

☆学历认证:;

☆教师资格认证:;

☆普通话测试:;

☆投诉;

☆教育行政管理及其他:。

阿sir:退费类诈骗手法大同小异

在近年来的电信诈骗案中,骗子们堪称“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迷惑事主,行骗手法、幌子更是紧随社会热点,让人防不胜防。例如,去年年底全面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实施,便有市民接到可领取“元生育费补贴”的诈骗电话;我市推行黄标车淘汰工作期间,也有骗子利用黄标车淘汰报废申领补贴政策实施诈骗。

据恩平市公安局介绍,除了“退还学杂费”、“生育费补贴”、“车辆淘汰报废补贴”等以外,包括“汽车退税”、“领取社保补贴”等等也属于常见的行骗幌子,但无论骗子打出哪种旗号,具体作案过程也是大同小异。

以“汽车退税”诈骗为例,其作案手法通常为:犯罪团伙利用非法途径收集车主的相关个人信息,再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告知车主,假称“之前所购买的汽车因政策有变,可以退还汽车购置税3%”,以此诱骗车主拨打犯罪团伙提供的查询电话予以确认,然后进一步诱骗车主到银行柜员机进行转账操作,转走车主银行卡内的资金。

警方提醒,在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要冷静思考分析,如对方在电话或短信中提及可退费或领取补贴,可致电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核实,注意不要随便透露自己银行账号等信息,更不能按对方要求在ATM机上操作,以免蒙受财产损失。高考前后警惕6种招生诈骗

目前,距离今年高考不足两个月时间,市公安局提醒,高考前后是各类招生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阶段,这6种招生诈骗手法值得学生家长警惕:

1谎称与学校领导或招生人员有“特殊”关系行骗

自称在高校或招生部门里有熟人,声称可从普通专业调至热门专业,专科分数可上本科院校等,以此骗取考生或家长的“人情费”、“公关费”、“茶水费”、“诚意金”。

2混淆文凭教育形式行骗

有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待学生交钱入学后才发现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

3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行骗

不法分子自称著名高校招生办人员,诱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取得信任后又强调录取难度,需要做“疏通”工作,诱骗考生及家长缴交“疏通”费。

4谎称“内部指标”行骗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虚假报名处和咨询电话,谎称手中握有某某高校的“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以此骗取家长交“定金”。

5以定向招生、委培之名行骗

不法分子向考生家长许诺可以降分录取,骗取“定向委托培训费”。

6利用虚假网站行骗

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站,声称可以代办入学,让考生取得正规学籍、文凭,以此实施诈骗。

记者/娄丹李千帆

编辑/小飞飞

别忘了扫码







































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擅长白癜风的辩证论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xs/4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