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道光江门地图浅析
◇何耀权清代道光年间的江门地图,收藏于新会县志中,绘制于年左右。不明江门近代史的人都以这图为江门近代史依据。其实,这图很多错处,值得商榷。显然,这图不是江门土生土长的仕官画的,绘者对江门了解不深。现就地图上几个问题作点浅析。一,地图上标的范罗冈山应是象山,现中山公园所在地便是象山。象溪路北面也是象山一部分,现已铲平建成商宅楼。清末年代,象山有溪泉水流入象溪路涌沟,再转入常安涌注入江门河。中山公园上有石碑已对中山公园历史作了简介:"中山公园位于老城区之西,原称象山,过去是江门玄武之地蓬莱山的余脉"。"象溪清泉出南麓宛转汇注蓬江。“新会县城也有座象山,位于新会会城西北边,以其形而称象山,有不少古迹,记载着新会侨乡历史文化。"象山秋月明"是新会旧八景之一。估计绘图者为避免混淆地名而将江门象山写成范罗冈山。江门还有一处象山新村,位于蓬江区农林东路。二,地图上有二条书院街,一条东西走向,一条南北走向。其实南北走向的是书院巷道,与南边的书院巷道是直线的,现二条巷道仍存在于书院路中间位置。三,图中景贤书院于年已迁往蓬莱山的螃蟹山上(原江门一中红楼所在地)。年扩办为市立中学。书院路的景贤书院在民国时期称书院小学,位于南面的书院巷道中,解放初改为江门市一小。后因该校是危楼,逐与江门市五小合并,並改名为紫茶路小学。现该校地址,改为范罗冈小学。四,蓬莱山是一座山脉,位处江门玄武之地。蓬莱山包括墟顶,狗山,螃蟹山,象山及蛇山(原二中所在山头)。但图中无明确标出其它山名。将蓬莱山误作一座小山。河南的烟墩山位于现在蓬苑广场、江门市十一中及原江门洗衣机厂、棉纺厂所处的山头。蓬莱山和烟墩山夾着江门旧城区及江门河。五,地图将石湾庙标在雪峰寺南面,实际上石湾庙是在雪峰寺东面明德坊巷尾狗山山脚。二寺庙距离仅十来米。石湾庙占地面积比雪峰寺少十几倍。雪峰寺建于明代万历公元年,清康熙年间朝庭下令沿海居民内迁50里而被拆,于年重建。年改为看守所,后又建成住宅。雪峰寺是江门最古老,占地面积最大的佛寺,现市政府批准在白水带重建。石湾庙称文昌官,百姓称之为石湾庙,也叫孔子庙,曾办过私塾学堂。六,新市庙称弘仁堂,昰江门吕氏掌控,曾是江门六庙之首,位于现在莲平路中段一条浅巷内。建于明万历45年,清代已拆。七,图中石湾村旁有条餘慶里,查民国初江门旧城区改造,石湾直街及石湾村无迁拆,至今街巷及名称也无改变,但无餘慶里这条里巷。而在墟顶区却有条余庆里,清代曾是新会县丞署所在地,建于年,负责财税工作。后于民国初年丞署被拆,余庆里建成往宅小区。八,图中的鹹鱼街即是现在的上步路,清代经营鹹鱼为主。民国初这条街拆了改为上步路,以经营手工业制品为主。鹹鱼经营转到仓后路东段,市民习惯将仓后路东段称为鹹鱼街。新市路东段主营秤磅,称为秤街,镇东路东段主营大頭菜、冲菜,称为冲菜街。这张地图虽有不少错漏,方位有偏差,但基本上大部分地名还是准确的。民国初,江门镇旧城区拆旧建新,将旧街巷扩建成可通车的马路,很多街路名因此也改变。但这张清末江门镇地图,对研究江门旧城区历史变迁有着重要价值。保留与补充真实部分,修正误处,将使这张江门旧图更完整,更真实,更具历史研究价值。后语;外地人写江门历史,往往资料来资料去,道听途说,急功近利,错漏不少。广州某大学,到江门编写了一本《江门长堤历史街区》。将墟顶级级石写成33级石阶,也不去实地考察,抄材料编上,查实现是34级,十多年前曾昰32级。级级石几次拆整,历史上多少级无从考证。级级石又称水埗头,外地人不识听江门话,作者听成水埠头。墟顶历史上从来就不昰埠。如此错漏多处,误导不少人。江门长堤关键词是"江门渡晚好客情“旧新会八景之一。《长堤灯光夜市》是昔日辉煌。可长堤历史街区根本无提到。书写得文采好,现在图片多,但写的历史史实就不敢恭维了。作者简介
何耀权,广东江门市人,文革前华南工学院毕业,中共党员,高工。历任厂长,总经理,多项科研成果获地,市奖。多篇科技论文发表杂志上。退休后热爱写作,努力回忆撰写江门近代史,乡土人情风俗。曾有数十篇诗词文章在各类报刊,微平台,百度网发表及转载。
主编鸥鸣诗集征订诗集《悄悄读你》一经推出,深受好评,一版二次印刷已全部售罄,第三次印刷即将告成,现正网订。订购方式:直接将快递邮寄地址(姓名,地址,手机号码)及购书款50元(已免邮资10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xw/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