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江门又多了一个AAA级旅游景区!
街坊们节假日再多一个好去处!
1月1日下午
年第二届世界龙狮节开幕式
暨宝骏小冈香业城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挂牌仪式
在双水小冈香业城举行!
活动在简单的龙、狮点睛挂红仪式后,现场宣读了《关于同意江门市新会区宝骏小冈香业城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批复》,并颁发了“国家级旅游景区证书”,与会的领导为宝骏小冈香业城获得国家AAA级景区进行了挂牌揭幕仪式。
现场还有精彩的龙狮表演!
在年第二届世界龙狮节开幕式上,
来自江门、中山、清远、广州等地的
11支龙狮队伍进行了龙狮表演,
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群众到场观看。
宝骏小冈香业城
为何能成为AAA级旅游景区?
宝骏小冈香业城从正式启动运营起,依托小冈源远流长的制香文化底蕴,结合新会本地的生态及旅游资源,打造成为世界级宗教文化用品交易及旅游集散地,从而带动我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和发展。
经过2年多的不懈努力,香业城已成为五邑地区又一文化示范点,这次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以此为契机,将进一步完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丰富旅游文化内涵;逐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整合新会本地的生态及旅游资源,让更多人领略到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的魅力,在打造文化旅游亮点上实现突破,做大做强特色景区品牌。
小冈香
来自多年前的一缕香魂
在新会,有一个地方,家家户户终日与香为伴,这就是“小冈香”的发源地——双水小冈。在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与香业有着几代人的渊源,无论是纯手工搓香,还是机器制香,都有其独特之处,小小的乡镇至今占领了国内三分一市场的高地。
香道杨荣春摄
小冈香文化传承多年,
已经成为当地一种文化符号,形成了品牌。
然而,为何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
会在小冈这个地方生根发芽?
又是什么触发了小冈与香业的结缘呢?
根据《新会县志》等史料记载,明初小冈天台乡曾是“公仔戏之乡”,有多个公仔戏班,常在本地及邻近乡村表演,演出前必焚香祭台,以祈土地庇佑演出成功。民间祭祀、戏班祭台所用香品,都需从外地购进,交通不便,时有阻滞。当时,天台乡南水村村妇戴氏,见本地有制香用材,便萌发自制念头。利用木屑、柑皮和当地称为“香叶树”皮等植物香料,研碎搅和,用细竹条搓制。成功后,村民纷纷效仿,并遍及整个小冈,形成了小冈特有的以妇女为主体的家庭式制香手工作坊和具有小冈特色的戴氏手搓香制作技艺,并经母传女、婆传媳一代代传承下来。
薪火相传林意乐摄
古时候,制香是一种“家务”,大多只供自家用。慢慢地,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勤劳的小冈人凭借着聪明的才智,开始开办香厂,从家庭小作坊到规范的工厂,小冈香成就了村里人的致富之路。制香手艺一代传一代,保留得以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演变,如今的小冈香种类繁多,销往全球多个地区,形成了不容小觑的产业规模。
传统产业在变革。许镜宇摄
传统技艺的内涵是匠心
在很多人眼里,小冈香是用来拜神的,其实它的文化远远不止这些。如今,机械制香覆盖了全国的市场,但在小冈,依然有着一群制香人,他们仍坚守着年前的手搓香技艺,代代相传。
盘香制作。黎永红摄
90多岁的阿婆在制香。
一根红线结香缘-许镜宇摄
这种搓香技艺堪称精湛的艺术表演。在小冈的香厂,随处可见到这样的场景,一群妇女甚至少女,端坐两排,左手握住一束香骨,其中一支香骨放在香胶上,右手用压板一压,香骨粘上香胶,再用力一拉,一两秒钟就拉出了一支香,然后用压板搓一搓,制成了一支表面光滑的神香,这种高超的搓香技艺叫“一搓定香”。看似简单,但却要求技艺高超,用力均匀,才能做成又圆又滑的香。一名熟练的制香工,一天来回揉搓几万次,可以生产1万多支手搓香。年,小冈香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淋香斗艺杨荣春摄
而这仅仅是小冈香的制作技艺的一个片段,一支广受海内外市场欢迎的小冈香,需要经历剖竹签、糅合香粉团、搓香、阳光下晾晒、刮香、简单包装等步骤。这个过程中,竹签的规格,香粉与水的比例,搓香的手法,晾晒的时间等,都有讲究,把握不准,成品的质量将大受影响。如此繁琐的工序,考验的是手工匠人们的耐心和细心。
劳作。吴崇亮摄
曾经因为周边专业香业市场的壮大
双水香业市场正被边缘化
但随着新会小冈香文化博览会的举办
越来越多人认可了小冈香
如今AAA级旅游景区的挂牌
让这个行业更加生机蓬勃!
来源:江门发布综合新会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双水发布、江门日报新会微事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zz/2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