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 >> 江门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蓬江区2个项目成功入选江门市首批归国留学

来源:江门市 时间:2017-8-22

近日,江门市首批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公布,四市三区通过评审共产生了6个拟资助项目,其中蓬江区成功抢占2个席位,取得喜人成绩。

通过评审的四个项目,其中两个被评为优秀项目:大草原科技有限公司杨立大(美国留学)的“光固化3D打印核心组件研发”;盈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施坚宁(日本留学)的“半导体封装用覆铜板”项目。创业基金平台分别对通过评审的优秀项目给予20万元资助,为项目的成功孵化和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据悉,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隶属于江门市“人才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留学归国人才创新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蓬江区人社局坚持主动作为,紧紧把握人才新政的发展动向,积极为各类高层次人才和企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服务。通过对有潜力的企业落实专人跟踪指导,对于相关政策及时作出权威解析。下阶段,我局将全面落实打造蓬江区“引才、聚才、用才”的服务高地战略,为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去年11月,我们的项目正式投产。通过最新的技术,我们的产品让线路板的体积变得更小,处理速度变得更快,性能变得更好。同时,我们的产品应用范围也变得更广。”江门盈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营运总裁施坚宁介绍,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半导体封装用覆铜板产品不仅可应用于消费型电子产品制造领域,还可应用在智能家居制造领域。

年,有日本留学和企业管理经验的施坚宁回到江门创业,专注于新型光电产品的开发。“此前,这项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中。现在,我们有了自主创新的产品,企业发展就更有底气了。”

施坚宁是海归回江门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意见》(人才新政)及十三项配套政策,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全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海外人才到江门创新创业,留学归国创业者数量不断增长。目前江门市登记在册的留学归国人员约为人,其中约20%选择在江门自主创业。

江门市举办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评审路演活动,组织省内重点高校的知名教授、科研院所的高级工程师、重点创新创业企业的总经理和投资公司的财务总监9人组成专家评审团,对14名在江门创新创业的留学归国人员的项目进行评审。

通过评审的重点项目、优秀项目、启动项目将分别获得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资助。

热潮

“海归”创新创业瞄准新兴产业

毕业于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杨立大有着27年的芯片设计和半导体行业管理经验,他研究的产品包括集成电路芯片、硅基液晶、背投电视、投影设备等。年,杨立大来到江门,利用掌握的核心技术,开始高精度3D打印核心模组的研究。“江门的人文环境和创业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好,这是吸引我到这里发展的主要原因。”

年,杨立大认为,创业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杨立大和他的研究团队迅速创建公司,希望把研究的产品投入到实际的生产应用当中。“递交材料后不到一个星期,我们公司的审批就通过了”。

据悉,目前大多数在江门创新创业的留学归国人才,都选择在新兴产业进行创新创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突破

项目资助学历门槛降为学士学位

年底,为落实本市《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意见》,江门相继出台10项人才配套政策。其中,《关于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资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留学人员获得项目资助的门槛降低为学士学位以上,标准低于国家政策以及周边城市要求的硕士以上学位,鼓励更多从海外学习归来、掌握一定技术的留学生在江门市创新创业。

“人才配套政策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海外人才的引进(资助)方面,他们把项目资助的门槛降低到学士学位,这一项是新的突破。”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季仙华认为,随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有更多高层次人才愿意到江门发展。

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鼓励海归创业创新,江门还建立承上启下的引才机制。《办法》充分与国家、省有关项目衔接,以吸引、鼓励留学归国人员到江门市申报。对入选上级人才资助项目的留学归国人员,江门市再额外给予1:1配套资助。

年3月,江门在珠西电商产业园成立江门侨创服务中心,为回国创业的海归提供一站式服务和指导。同时,江门还依托海外具有较大影响力、信誉良好的华人机构,布局了一批由江门财政补贴的海外人才服务窗口,搭建江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服务江门创新发展的桥梁,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到江门创新创业。

截至目前,江门已搭建了海创空间、海创联盟、侨创基金、海外联络站、侨创服务中心、博士服务总站、硅谷深圳江门三地创业创新论坛等一系列为侨服务平台,为海归创业提供精准一站式服务。

声音

建立海归人才与本土企业对接平台

海归在国外留学或工作期间往往会发现一些好技术、好项目,回国后想把技术和项目引进到国内创业。但因为刚回国,对国内的政策、市场环境、国情等不够了解,所以往往在创业初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年,硕士毕业后的余恺为带着“陶瓷金卤灯”发明专利,从德国直接回到江门创业,与父亲创立了一家“父子档”企业--江门凯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研成果先后入选国家人社部的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优秀项目、省外专局的择优资助20个留学人员创业项目。

“我觉得海归在江门创业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资源对接的平台。”余恺为介绍,目前海归在江门创业主要通过海归会等组织链接资源,但海归人才带来的资源大多难以和本土企业对接上。“希望能建立海归人才与本土企业对接交流的平台,比如企业需求信息数据库。我们的产品可以帮助本土传统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本土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资源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技术提升。”

从日本留学归来的王宪龙于年9月创立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在开平市苍城镇设立植物工厂,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目前,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招人。”王宪龙告诉记者,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愿意到农村就业。“我们海归在人才方面的资源也是比较缺的,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些支持,在政策上引导更多人才到农村就业。”

新西兰广东总商会秘书长赵顺庆指出,海外人才回乡创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开始时,江门与海外人才以项目合作、课题合作的方式,让海外人才在创业创新中,认同家乡是一个值得发展的平台。这样,人才就自然会留得住了。”

赵顺庆建议,海外高层次人才是江门人才储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江门可以通过海外乡亲和社团的推荐、自荐的形式,先把人才造册登记,建立海外人才库。建库后,通过政府搭桥,本地机构或者投资者亦可主动邀请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创业创新合作。

创业

榜样

自主创新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前中国的发展机会大、潜力大、商机大,企业可以快速壮大规模,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年,有着日本留学和企业管理经验的施坚宁回到江门,成为江门盈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营运总裁。

年,盈骅光电的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半导体封装用白色、黑色(BT)覆铜板,产品用于高端LED封装,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空白。

“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则是人才。”因此,有着日本留学和企业管理经验的施坚宁在与客户洽谈时,总会带上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

“优秀的科研成果必须与产业相结合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因此,优秀的科研人才应该比其他人更了解市场,了解客户需求,了解自己的企业。”施坚宁总结道。企业的创新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革新,另一个则是经营管理上的创新。只有在这两方面都坚持创新,企业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江门如何吸引更多海归创业创新?施坚宁建议,江门要通过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服务质量,让相关部门对海归人才的服务升级为“增值服务型”。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甲氧沙林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xw/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