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市工商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战略部署和小微双创示范城市建设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以“江门特色、广东标杆、全国示范”的要求创新工商服务,着力营造“宽进严管”的市场环境,让企业“进得来、活得下、管得住”,全力服务江门加快发展新常态。年,全市新发展市场主体共户,同比增长11.76%,接近全省平均增幅的两倍(全省年新发展市场主体同比增长6.3%);注册资本.1亿元,同比增长76.40%;市场主体总数达25.38万户,再创历史新高。
1/措施:七个“率先”助力“雏鹰计划”
如果企业的“小微”身份不明确,再好的扶持政策也无法精准落实,为此,市工商局主动协同相关部门组织力量攻关,率先在全国开通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助力“雏鹰计划”(“雏鹰计划”提出在三年后实现小微企业营业收入比年增长55%,小微企业新增就业人数累计增长比例达30%,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比增%,小微企业授权专利数比增%,将江门打造成为一个创业天堂)。该系统设置了小微企业库、科技型小微企业库、扶持政策集中公示、申请扶持导航、企业享受扶持政策公示和申请入库指引等六大功能版块。
市工商局在全国、全省部署“三证合一”改革的基础上,于年9月1日起率先在全省地级市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将工商、质监、税务、社保、公安等五部门原来核发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刻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营业执照和一个社会信用代码。
市工商局率先在全省实行四大业务“同城通办”,推动便民服务。年,在全省首推企业登记注册、消费维权、户外广告审批、投诉举报等四大业务“同城通办”,允许企业和服务对象自主选择任一工商机关办理相关业务,实现“同城受理、网上授权、异地审批、网上办结”。
市工商局率先在全省地级市建立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负面清单,促进守法经营。负面清单是通过将涉及工商部门行政执法的条法律依据制作成法律法规数据库及相匹配的查询系统,使经营者能明确经营活动中的“红线”和“雷区”,有利于社会公众对经营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年来,市工商局还率先在全省制定出台商改后续监管方案和清单、首创商事登记“双告知”模式、推出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那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xw/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