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 >> 江门市人口 >> 正文 >> 正文

20多家主流媒体齐聚江门探寻河湖治理经

来源:江门市 时间:2024/3/27
                            

今年是《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出台5周年,近日,省委宣传部、省河长办、省水利厅组织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等20多家主流媒体到我市开展河湖长制工作集中采访活动,实地调研了解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取得的成效,挖掘好做法好经验,展示河湖长制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采访组一行参观蓬江区智水展示中心。

当天,采访团首先来到蓬江区智水展示中心,讲解员通过现场讲解、视频影像、治水沙盘等方式,直观地向采访团展示江门水系发展历程及各级政府近年来为改善水环境所作的努力。

△蓬江区智水展示中心。

展厅内浓厚的科普氛围给时代周报记者刘文杰留下深刻印象:“我认为治水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治水离不开人。蓬江智水展示中心提供了一个科普的平台,在这里小朋友能够获取污水跟纯净水的区别等诸多知识,培养他们的兴趣,这样有利于延续爱水、护水的社会风气。”

△下沙公园今昔对比。

采访团随后来到江海区下沙公园,看到这里今昔对比的照片,好奇心瞬间被激发。“您以前的家在哪儿,现在居住环境如何?”面对采访团的提问,今年63岁的下沙原住民谭运洪指着老照片回忆道:“以前每逢台风,这里的群众都好凄凉。如今,下沙经过重新规划、搬迁改造,种种美景,不仅让老百姓满意,更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下沙公园。司徒俊杰摄

“在这里,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江门实行河湖长制的成效,结合碧道建设,下沙从脏乱差的棚户区到如今水清岸绿的美丽公园,百姓的幸福感与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看着原住民脸上洋溢的笑容,人民日报记者洪秋婷表示,“下沙的蝶变让我感动不已”。

△下沙公园。彭伟宗摄

△深入采访交流,了解江门市全民治水的工作成效。

在礼乐河河畔,采访团对护河志愿者、基层河长、河长办工作人员等进行了深入采访,了解江门市全民治水的工作成效。“广东省十大最美民间河长”赵德光身边围满了采访团成员,只见他从河里打上一桶水,现场演示他“拿手”的水质监测工作,一边检测,一边介绍水质指标情况,给记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教育课。

△赵德光现场演示水质监测工作。

市河长办工作人员向采访团介绍,近年来,江门市积极探索政府“治”+民间“理”的河湖长制侨都模式,引入专家河长、企业河长、华侨河长等,不断完善“河长+河道警长+检察长+民间河长+专职巡河员+河道保洁员+护河志愿者”的全方位护水管水工作体系。

采访结束后,

不少记者感叹,

江门市民爱河护水的氛围很浓厚,

河湖面貌的改善

离不开这群热心的民间河长

和护河志愿者的共建共治。

接下来,

小编带大家来看广州日报的报道!

江门:广东全面推行河长制的“优等生”

江门市以江为名,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河流总数条,总长公里,河网密度约0.9公里/平方公里,是华南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主要河流有西江和潭江。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江门市全面实施“让五邑河更美”大行动,扎实开展“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高标准推进碧道工程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等工作,积极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连续三年在省河长制年度考核中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获评“优秀”等次;年,在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研究班上专题经验介绍;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年,市水利局被评选为国家“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2名河长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河(湖)长”,鹤山市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成功入选水利部、财政部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彭伟宗摄

推行河长制后,江门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向好。年以来,根据江门市个河长制水质考核预警断面监测结果,全市优良水体数量上升39.7%,达到83.4%;达标水体数量上升44.9%,达到93.1%;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年,全市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创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的最好水平。

按照省第1号总河长令的要求,江门市于年1月率先部署开展“五清”专项行动,并结合水利部、省的要求,扎实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年以来,在“五清”专项行动中,全市共投入5.56亿元,清理整治入河排污口宗,清理河道漂浮物71.9万吨,清淤疏浚公里,清理河湖障碍物处,清理违章建筑物处,共.25万平方米,纳入河长制管理的4多公里河道全部实行“每年两次集中清漂+常态化保洁管理”。在“清四乱”专项行动中,列入省整治范围的宗规模以上河湖“四乱”问题,列入市整治范围的宗规模以下河湖“四乱”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治。该市还结合实际,进一步拓展延伸,以“高度、力度、温度”组织对住家船“河湖顽疾”进行清理整治,全市共完成艘住家船开展专项整治,妥善解决船民上岸居住安置问题。

按照省万里碧道建设规划要求,

到年,

省安排江门市碧道建设任务公里,

江门市研究确定规划建设公里。

目前,

全市碧道建设已完成投资45.63亿元,

建成碧道公里。

在省智慧河长平台的基础上,江门构建了市级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和河长云手机App,把污染源、水质、三防、水利等有关信息纳入系统,实现一张图综合显示河湖长制有关内容。各县(市、区)也完成全面构建独具特色的“互联网+河长制”平台,蓬江区、鹤山市等建立了水质实时动态检测点,全天候实时预警通报。

年,江门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省、市、县三级河长制管理平台数据对接的地级市,年,江门市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被评为江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优秀案例。同时,加快实施“互联网+碧道”“互联网+重点支流”建设,依托江门市碧道建设工程、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建设,同步配套资金,统筹实施江门市“智慧水利”一期工程潭江流域综合预报调度系统项目,全面构建智能融合的水利全域感知网络体系、多级联动的智能调度指挥体系和智慧水利支撑体系,增强水利全业务信息感知、分析、处理和智慧应用的能力。

来源:综合江门日报(记者/张浩洋)、广州日报(记者/于敢勇通讯员/江河办)、江门水利与河长制

责任编辑:叶隽毅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20多家主流媒体齐聚江门!探寻河湖治理经验,感受侨乡河湖新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menzx.com/jmsrk/10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